。
後臺,何向東也很鬱悶,暗自把那幾個使壞搗亂的人詛咒了無數遍,劇場裡面的人已經夠煩了,他也不能把不滿擺在臉上。沒什麼事情的他還幫著後臺的人忙活,眾人看見這個懂事的孩子也很心疼。
一直到很晚,劇場的演出才停止,方文岐和楊三這兩位老先生也是賣了死力氣的,觀眾尚算滿意,這一場算是圓過去了。
散場之後,方文岐帶著何向東回家,路上還給這孩子買了兩個粽子當夜宵,可是何向東卻一點食慾都沒有,到家之後,他就直接上床睡了,一句話都沒說。
方文岐也只是默默嘆一口氣,這事對這孩子是個打擊,可是誰也沒有轍,只能希望林正軍那邊能儘快解決吧,也希望這個小挫折能成為這孩子成長路上的磨刀石吧。
翌日,上午沒有演出,師徒兩個在家裡練功,方文岐給何向東說活,到了下午,方文岐和楊三要去劇場表演了,何向東一歇工,他們兩老頭可忙多了。
下午的那一場,何向東也跟著過去了,石磊小胖子也來找他玩了,方文岐倒是沒管那麼多就直接上臺了。
等師父走後,何向東抓起一副板帶著石磊就去那家飯店了,一肚子鬱悶氣還沒派遣呢,得先把昨天的賬給算算。
小胖子沒進店裡面,只是站在街對面遠遠觀望,他害怕捱揍,何向東也樂得如此,他還囑咐小胖子萬一他捱揍了,讓小胖子立刻跑去劇場叫人抄著傢伙來幫忙。
何向東衝進店門裡面,對著櫃檯上那老者,喊道:“老頭,我胡漢三又殺回來了。”
老者也笑:“來了啊,還要吃飯不?”
何向東看了飯店裡面一眼,這已經過了飯點了,這裡面也只有兩桌人在吃飯,他對老者說:“還吃飯?小爺我今天是要賬來了。”
老者眉毛微微一動,問道:“你是準備把昨天的飯錢要回去?”
後廚的小夥子見何向東來了,也走過來看了,他到現在都沒明白自己老爹到底想幹嘛。
何向東道:“我要的可不僅僅是昨天的飯錢,還有幾千年前你們欠我祖師爺的錢,我今天也得要回去。”
小夥子還納悶道:“什麼幾千年啊,瞎說什麼呢?”
那老者在櫃檯後面看了眼何向東手上的竹板,笑了笑道:“數來寶嗎?”
何向東驚訝道:“可以啊,你連這個都知道啊。”
小夥子還問:“數來寶是什麼?”
老者直接道:“就是要飯的。”
何向東不樂意了,反駁道:“什麼要飯的,我們數來寶藝人從來不要飯。”
小夥子又問:“那要什麼?”
“要錢。”
“那不一樣嘛。”小夥子都被逗樂了。
老者饒有興趣地看著何向東,眼神中滿是欣賞的味道。
其實數來寶這門藝術還真的是從乞丐手上開始的,算是一批有手藝的乞丐吧,舊社會每一門藝術都會奉一位古人為祖師爺,相聲拜的是東方朔,梨園行拜的是唐明皇,數來寶拜的則是範丹。
太平歌詞的太公賣面開頭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那石崇富來範丹窮,範丹是春秋年輕的一位古人(還有一種說法是漢朝的),生性清高,文采斐然,朝廷封他官做,他不做,寧願受窮,後成叫花子,所以被數來寶藝人奉為祖師爺。
範丹不做官,但他也是個心繫天下的人,經常賙濟周圍的窮人,有次家鄉大旱,他為救災散盡家財,還把祖上留下來的外債讓災民去要賬。還有一個傳說是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在陳國窮困交加,是範丹的救助才不至於讓他餓死,其後還資助他回到魯國。
分別的時候範丹問孔子什麼時候還錢,孔子說這天底下有文字的地方就是我的門生,你們去要賬就好了。所以在最初數來寶藝人不叫要錢,叫做替祖師爺要賬,收錢的時候也是要求手心向下的,伸出竹板來讓人把錢放在竹板上,這表明我們是要賬不是討錢。
再後來數來寶藝人就從乞丐中慢慢脫離了,開始了賣藝為生,慢慢演變到後來的快板藝術,也開始和相聲這門藝術合流了,相聲十二門功課裡面就有數來寶一門,說相聲都得會。
第七十七章 搗亂
數來寶的竹板跟普通快板一樣,大板兒是兩塊,小的叫節子板兒是五塊,攏共是七塊板,一手拿一塊對著打,邊打邊說。早年間的乞丐都是在大街上一路走,一路唱,在路過大小街鋪的時候,他們就在店門前一站,開始數唱,數來寶的人從來是隻要錢不要飯。
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