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財權還是在他手裡的,當然別人私底下交流就不關他的事了。
這樣算下來,向文社表面上看能掙這麼多錢一個月,但刨去各種支出,等於零,一點沒掙,這還是在三個創始人一點工資都不拿的前提之下呢。
張文海一直都在說何向東為人過於局氣了,給錢給太多了,現在這會兒在民間說相聲,誰能掙這麼些錢啊?
何向東也只是笑笑,人家大老遠跟著他一起打天下,他怎麼可能會虧待人家呢,他做不出這樣的事情來,園子裡面的情況現在也算不錯,不賠錢就挺好了。
面對何向東如此觀點,範文泉和張文海兩位老先生也只是又是欣慰又是無奈地一笑。
鐵路文工團那邊動作挺快的,何向東的入職手續很快就辦妥了,他算是正式加入了專業團裡面了,開始吃國家飯了。
國家團裡面是不允許演員私自到外面跑穴演出的,以前發現就立馬開除,現在倒是好很多了,通常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人家都快餓死了,你還不準人家出去掙點錢啊?現在出去跑穴的還是挺普遍的,攔也攔不住。
在石家莊演出救場的事情,團裡面也定性了,發了表揚通告,著重表揚了何向東和薛果兩個人的責任心和擔當意識。
正如當初侯三爺所預料的那樣,在團裡面坊間流言就有不少人說何向東這個年輕小夥子愛出風頭的,太愛在舞臺上現了,一點不穩重。
反正好壞都有吧。
劉老師那邊倒是特地設宴感謝了何向東和薛果兩個人,很快的,他們就跟劉老師熟絡起來了。
王姐也和何向東聊了好幾次,何向東也是在侯三爺嘴裡知道這個王姐的來歷挺不一般的,侯三爺也沒有細說,遮遮掩掩就過去了,但是讓自己多跟人家打好交道,以後可能會多一條路走也說不定。
何向東也開始了團裡面和園子裡面兩頭跑,團裡面的演出其實並不多,大多數時間他都還是泡在園子裡面。
上午跟著師父學藝,同時也教陳軍練氣,這孩子天分還不錯,迴圈呼吸法有些成效了,也有毅力,不怕吃苦,而且也挺尊重長輩的,何向東對這個徒弟還是挺滿意的。
時間這樣過去了,一個禮拜後,侯三爺那邊終於來訊息了,為他聯絡的那個文哏演員有眉目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九章 顧柏墨
向文社現在說的好聽一點叫做收支平衡,難聽一點叫掙不來錢,那麼何向東還去請新的演員,會不會連人家工資都付不出來?
其實這一點是不會有什麼妨礙的,演員都是按演出多少場拿錢的,陳義坊和李泉江一個月能拿四千多,接近五千塊,但是他們一個月得差不多演一百場啊。
平均一天三四場,這很辛苦的,工作量也是相當大的,連何向東這種年輕小夥子都累得吃不消了,更別說陳義坊這種退休的老頭子了,要不是顧及情面,人家都撂挑子不幹了。
就拿這個月來說,他前前後後差不多請了兩個星期的假了,不是懶得表演,而是身體真的吃不消。
範文泉和張文海也是退休的老頭子了,人老不以筋骨為能,體力肯定比不上年輕的時候,這兩位老先生今年以來可累的不行了。
這也是為什麼何向東那麼迫切想去請新演員加盟的原因,劇場缺演員啊,單靠他們這些人太辛苦了。
等新演員進來,也是按照場次分錢的,這樣每個人的場次也就會減少了,收入自然也會減少,但是園子裡面總體支出不會增多。
而現在園子裡面的演員都快累崩潰了,錢再好也得有力氣賺才行啊,這樣高強度的工作誰吃得消啊,他們巴不得有新演員進來分擔壓力呢。
現在園子裡面就屬蘇小婭的工作最為輕鬆,工資也是差不多是最高的了,只不過她的工資是保密的,別人也無從得知。
北京這種大城市的消費比較高,同樣的,高收入人群也很多,但蘇小婭四千多一個月就已經算是很不錯的工資了,那時候北京的職工平均月收入也就一千多不到兩千。
……
侯三爺給何向東介紹的那位文哏相聲演員叫顧柏墨,挺好的一個角兒,以前也是曲藝團裡面的,水平相當不錯,從小坐科學藝,也會很多傳統活兒。
九十年代初期的時候跟著別人去跑穴掙錢,後來事情被團裡面知道了,上上下下起了不少議論之聲。
那時候團裡對演員出去跑穴抓的還是很嚴的,也有偷偷跑穴的,但被發現鐵定是一個處分。
要說這顧柏墨運氣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