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怪,相聲最繁華昌盛的時期,恰恰也就是在那一時期,就在清末民國年代,那時候的相聲界正處在開疆擴土的年代,名家輩出,天驕扎堆。
凡是相聲界有名有號的名家基本上都是在那個年代出來的,也正是這幫人把還是幼年時期的相聲迅速發展成熟,中國語言裡面所有能把人逗笑的辦法都被這幫人給提煉出來了。
而且他們還把只流行在京津一帶的相聲藝術帶到全國各地,這些人硬生生把剛萌芽的相聲推入了巔峰時期。
奇怪的是這幫藝人都是民間草根,也沒什麼門路關係,也沒什麼大能耐,而且裡面絕大多數人都是幼兒失學,很多人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可是他們卻還能做到如此。
再反觀現代,現在的相聲演員雖然大學生不多吧,但好歹全都識字認字啊,比老前輩們好多了。而且現在國家也重視傳統藝術,也願意花錢花精力去推廣傳統藝術,可是相聲卻還是變成了這副半死不活的樣子,其他傳統藝術也是如此,還真是怪了事了。
在那個相聲最繁盛的年代,那些優秀的相聲前輩們也創作出了許許多多的精品傳統相聲段子,大段小段兒加在一起足有上千之多。
可惜啊,現在就已經失傳的差不多了。現在還會傳統相聲的藝人本就不多,而且會的也很少,就是流傳比較廣的那幾個老段子而已。
而現在何向東的向文社居然說要演出瀕臨失傳相聲專場,這就讓人吃驚了。
而且人家是要連續演出一個禮拜啊,整整十四場。按照向文社的一般情況,一場演出是有六個的節目的,十四場,那就是整整八十四個瀕臨失傳的相聲段子。
怎麼可能?
現在還能在說傳統相聲可能都不一定夠八十四段,就更不要說是瀕臨失傳的了。相聲界根本就沒人信,因為這事兒完全超出他們的認知了。
趙家。
趙峰華一拍桌子站了起來,斷然道:“不可能,他絕對不可能會這麼多,他要是會個三段五段我信,一下子八十多段,哪裡有那麼多啊,把相聲界所有前輩捆在一起也擠不出這麼多來。”
嚴小華皺著眉頭,抽著香菸,沉聲說道:“不知道,可人家的確是這麼宣傳的。”
趙家又一次聚會了,來的人還是上次那幫。
趙峰華皺眉思索了一下,扭頭問黃高柏:“你以前和何向東是一個單位的,你知不知道些什麼?”
眾人也把目光投向了黃高柏身上。
黃高柏思索了一下,才道:“我跟何向東交往也不深,但是這人非常喜歡傳統相聲,平時在演出的時候也經常說這些。我曾經還聽人說過他在一些小站演出的時候,還會說一些禁演的傳統相聲,比如託妻獻子之類的。”
眾人微微頷首,趙峰華面露思索。
黃高柏繼續道:“所以說這個人對傳統相聲有研究肯定是真的,他會的段子肯定也是比較多的,但要是說他會足足八十多段瀕臨失傳的傳統相聲,這我肯定是不信的。”
趙峰華微微頷首。
眾人也深以為然,可是他們也鬧不明白,何向東明明不會這麼多,他是怎麼有底氣大肆宣傳瀕臨失傳相聲專場的事情的呢?
這裡面坐著的有一個新銳的相聲演員叫丁以群,這人三十來歲,正當年,現在也是正準備大舉往電視臺進攻,他也不想讓何向東這樣的體制外的強勁對手順利崛起,所以也一直陪著這幫人使壞。
丁以群是一個非常冷靜的人,他的思維非常縝密,這種特性也反應在了他的表演之上。
這個人的相聲演出風格就是以沉穩見長的,跟何向東家的老二差不多,但是老二天分比他高,而且又有何向東這個名師指點,老二現在的水平就不比丁以群差了。
丁以群不慌不忙抽著煙,薄薄的白煙遮蓋了他的臉龐,他冷靜分析道:“瀕臨失傳,什麼樣的段子才叫瀕臨失傳呢,這個界定的標準是什麼?十個人會,算瀕臨失傳?一百人會,算瀕臨失傳?還是一千人一萬人,這個標準是沒有的。”
眾人眉頭一挑,恍然大悟,一語點醒夢中人啊。
丁以群看看眾人,臉上扯出一絲笑意,說道:“這就是人家鑽的一個漏子,就是用來騙不懂行的觀眾的,不信你們到時候可以看看人家在臺上一準就是在演那些老生常談的東西。”
趙峰華重重一擊手,罵道:“這個狡猾的小子,居然玩這一手,還想名利雙收啊。”
丁以群道:“我倒是也不信他完全都是在玩這種空把戲,那種快失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