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3部分

:“師父,這兩人是江南旗張永爺的徒弟,一直在南方那邊說相聲,在南方那一塊還是很有名氣的。”

馬三爺身體也不好,臉上染著病態,事實上這時候他已經染上膀胱癌了,只是還沒有查出來罷了,他看著臺上的兩人,微微頷首:“哦,是小張麻子的徒弟啊。”

“嘿嘿……是啊。”尹爺乾笑兩聲。

相聲界有兩位張麻子,一位是相聲八德之一的張德全先生,人稱張麻子。相聲八德里面其他藝人也有外號,比如馬三爺的師父周德山先生,人家外號就叫周蛤蟆。

還有裕德龍先生外號叫瞪眼玉子,因為他眼珠子特別大,瞪起來很嚇人,他也是德字輩相聲藝人的大師兄,是那一代相聲一門的門長。

還有萬人迷李德先生,他這個萬人迷的外號是繼承來的,他的祖父也是說相聲的,當年人稱萬人迷,李德說了相聲之後,觀眾送他外號叫做小萬人迷,等他祖父去世之後,他才繼承萬人迷這個外號的。

相聲藝人的外號有好聽的有難聽的也有好玩的,但只要是觀眾送的,人家就會樂於收下,這是觀眾對藝人的認可,他們憑藉這個外號還更能響了腕兒呢。

那個時代的相聲藝人很灑脫,也善於自嘲,那個時代也是相聲最蓬勃發展的時代,名家輩出,波瀾壯闊。

第二個小張麻子就是張永爺了,其實這還真不是罵人的話,從另外的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誇獎,你一個後生晚輩被同行同業用相聲八德前輩的外號來稱唿,這難道不是一種認同和讚許?

馬三爺繼續絮叨說道:“有日子沒見小張麻子了,也不知道他怎麼樣了,他這倆徒弟水平怎麼樣啊?”

尹爺笑道:“師父,您給掌掌眼?”

“嗯,小張麻子派來參加牡丹獎的徒弟,那水平當然是錯不了的,就看看這兩人有他們師父幾分火候了。”馬三爺又說了一句。

馬金山道:“這要說咱們好聽的呀,還是要數咱們曲藝裡面的單絃。”

田福堂捧道:“哦,那您給我們來兩句聽聽唄。”

馬金山擺擺手一笑:“這可來不了。”

“怎麼了?”

馬金山解釋道:“咱們這兒缺樂器呢,這怎麼來?”

田福堂沒好氣道:“我看你呀根本就是不會,你純粹就是豬鼻子插大蔥,裝相呢。”

馬金山也怒了,擼著袖子道:“嘿,我今天還就讓你小刀拉屁股。”

田福堂捧道:“這怎麼說?”

馬金山道:“我今天讓你開開眼,我今天。”

“嘿。您也甭說這俏皮話,你不是嫌沒有樂器嗎,我有,來人,拿個三絃上來。”田福堂衝著後面招收。

馬金山驚奇道:“喲呵,還真有料啊,來吧,彈給我聽聽。”

田福堂也不含煳,坐在椅子上,手上帶著天鵝骨的指甲,三絃的弦比較硬,不戴假指甲手指很容易受傷。

田福堂坐定之後,手指輕彈,三絃悠揚的旋律就飄揚了出來。何向東在後臺聽得真真切切的,這位彈了至少十年的三絃,功夫不淺啊。

觀眾也是鼓掌連連大聲叫好,其實並不是傳統藝術失去了魅力,很多時候也是因為現代人太浮躁了,欣賞傳統藝術必須要心靜,沉不下心來自然會覺得傳統藝術索然無趣了。

現在勐然間聽到了田福堂彈的三絃,全場觀眾眼睛齊齊一亮,全都被吸引了。

評審團的評委也點頭不已。

攝製組的導演王子晨也在耳機裡面大聲喊道:“二號機拍彈三絃那人,給他手指一個特寫,然後慢慢拉遠。”

馬金山在臺上開著玩笑:“喲,談的不錯嘛,這種水平,我們小區門口一分錢聽七段兒,人家還管飯呢。”

田福堂停了三絃,罵道:“去,你還唱不唱了,我弦都給你配好了,你還想幹嘛?”

馬金山笑了:“還著急了,我這兒還差著一個八角鼓呢。”

田福堂似笑非笑道:“我就知道你要這麼說,早就給你準備好了,來個人,把八角鼓拿上來。”

馬金山豁然轉頭,傻眼了。

全場觀眾見狀,哈哈大笑,起鬨聲連連。

馬金山把八角鼓拿在手上來回翻弄,他傻了眼了。

“噫……”全場觀眾起鬨。

馬金山看著觀眾,也生氣了,一擼袖子道:“你們以為我真不會啊?”

“是……”觀眾搭腔。

馬金山衝著田福堂一揮手:“來,弦起,咱們來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