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東翻翻白眼,道:“客你個頭啊,趕緊過來聽。”
“哎,好嘞。”薛果趕緊跑過來,端一條小凳子坐在何向東面前。
說不動心是假的,這可是全本的九頭案啊,相聲界盼了多少年的東西,怎麼可能有哪個相聲演員不動心啊?
不說別的,只要這把磁帶往門口一扔,團裡面這些相聲演員,甭管老中青就能為了它打的不可開交,這絕對不是開玩笑。
何向東把播放鍵按了下去,薛果卻突然狂奔到門口,確認門反鎖好了之後,這才快步跑了回來。
何向東見著薛果的反應,笑了笑,也沒有說話。
兩人就側著耳朵跟以前地下黨聽廣播電臺似得,特別小心,特別認真。
上次在飯館裡面,他們在吵架也沒有認真聽這位老爺子的單口相聲,這回安靜下來,僅僅是兩句話,他們就完全被帶入到故事當中了。
全本的九頭案一代只傳一個人,恐怕連王彌葦老爺子都沒有想到何向東竟然這麼大方,肯把這麼寶貝的東西拿出來分享吧,不過還好他留了一手。
磁帶裡面錄得不僅僅九頭案的內容,還有說九頭案的技巧和方法,語調是輕是重,勁兒要往哪裡去使,尺寸裉節要怎麼拿捏,老爺子都說的非常詳細。
相聲就是這樣的,有些技巧就是一層窗戶紙,單靠你自己摸索你可能是一輩子都摸索不到,所以傳承為什麼那麼重要。
還有榮活兒說起來輕鬆,實際上非常困難,你單單聽人家說幾遍單口相聲,你自己就會說了?
就算是讓你聽了一萬遍你也不會,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說法,你單靠模仿是永遠學不會的,而且每個場合還有每個場合的說法,你單靠聽能聽會嗎?所以能真正榮活兒成功的藝人,無一不是驚才絕豔的人物,天資之高,讓人難以想象。
稍微聽了一會兒了,何向東和薛果心裡都升起了濃濃的欽佩之意,他們已經聽出來了,這位老爺子的水平絕對是一代宗師。
何向東也會有九頭案,但會的不多,也曾經聽過很多老先生說過,其中不乏水平很高的相聲名家,但沒有一人能望王彌葦老爺子項背的。
何向東敢下斷言,當世之下,論及單口相聲,再無一人能與王彌葦老爺子相提並論,甚至在相聲史上,老爺子也絕對能排進前三了,這還是保守估計。
這麼厲害的人物在相聲界竟然一點名氣都沒有,真是見了鬼了。
都說藝人行內是名利場是非圈,老爺子就一點都不在乎這麼東西嗎?何向東相信只要老爺子肯出山,那絕對是在神壇之上的人物。
王彌葦老爺子對這份錄音也是下了功夫的,不僅僅是講述如何使九頭案的活兒,而且也把自己這幾十年的對單口相聲的感悟和理解放了不少進去,這才是真正的傳承啊。
王彌葦老爺子的傳承是什麼樣的傳承,不說別的,單九頭案一代只傳一人,選擇傳承者的苛刻程度就可以看出來了,這可是需要二十來歲的一代名家啊。
往上翻輩輩如此啊,難以想象這些前輩到底都是多麼精彩絕豔的人物啊,這樣的人物一輩一輩的經驗累積下來,這樣的傳承該是有多麼可怕啊。
難怪全本的九頭案一代只傳一人了,他們這是甘願冒著絕世名段失傳的風險,冒著這一脈斷絕傳承的危險,也要挑選出真正驚才絕豔的繼承者啊。
夠狠,也夠狂。
何向東是越聽越覺得王彌葦老爺子的水平深不可測,老爺子的水平是在雲端之上,而自己卻好似在地上泥坑之中,真正的雲泥之別啊。
要知道何向東可不是什麼易與之輩啊,他可是張氏評書的正宗傳人,單口水平也堪比名家了,可他竟然還是和老爺子的差距如此巨大,可見人家的水平是有多麼可怕了。
九頭案一路說到第七個頭就沒有了,剩下的兩個頭就沒說了,何向東心想老爺子應該是要到北京去親自面授自己吧。
何向東心裡隱隱有些激動起來,老爺子的水平如此之高,不知道自己能學得多少,倘若能學得分毫,那想來自己的單口水平也定然是突飛猛進吧。
張闊如的評書水平自然是高,單口相聲和評書也是很有關聯的,但也還是有區別的。就算是何向東的評書學得再好,他自己再驚才絕豔,那他的單口相聲也只能只停留在名家水平了。
但現在有了王彌葦老爺子的這份傳承,那他的單口水平的發展恐怕上限遠遠不止如此。
播放完成,何向東長長吐了一口氣,獲益良多,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