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段來此‘詢問’杜家人的態度。
當然,杜家人的態度,就是‘無為而治’。他們用勢力在餘杭江湖的上面,畫了一條紅線以及在下面畫了一道‘底線’。
從而形成了餘杭五十年來不變的‘潛.規則’。
上下兩條線之間,隨便你們怎麼鬥、怎麼打,出了事有警察,再大點還有法律。只要你不觸及上下兩條線,他們杜家人就全當沒看見。
衛夫子出手,文伯率先去的就是杜家‘拜訪’。後者點頭之後,文伯才有了後面針對張恆飛的一系列舉措。但這件事,也到此‘點到為止’。
文伯依舊是鎮守賈家的‘掃地僧’,衛夫子已然選擇在千島湖一帶修身養性。
至於衛家和賈家的恩怨,也依舊在‘無休止’的延續、加深著!
而江南會所,每天也依舊‘燈紅酒綠’,接待著各式各樣的角色和大人物。
也許這一桌的客人,與那一桌的客人是‘不死不休’的仇家。可在這裡面,沒人敢放肆,也沒人敢主動生事。會在嘴角上的口舌相爭,但也僅僅是紅著臉,誰都不敢伸手。
當然,曾經也是有人覺得自己牛.逼轟轟的,想要在此‘撒下潑’。
結果卻是,不僅僅是被裡面的內保直接扔了出去,這位北方來的權貴,更是連累了整個家族。
杜家是個很有意思的家族,不苟同於其他江湖家族的‘傳男不傳女’。在這裡,執掌整個家族的,四代都是女性。
而男的也依照祖訓,不從政、不從官甚至不從商!杜家的男人,絕大多數都是‘教書匠’。從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
杜家人去上學,總是‘一條龍’。
哪怕是在國內的學術界,杜家都算得赫赫有名。
用‘桃李滿天下’來形容杜家,再恰當不過了!
而這些受過杜家人‘恩澤’的學生們,逐漸也都成為了社會的‘中流砥柱’。
不從商、不從軍、不從政的杜家人,卻在各行各業裡‘遍地開花’。
如果你在某某領域裡聽說了一個姓杜的專家或教授,八成與餘杭杜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四代人,出了多少名教授和專家,估摸著也只有掌管杜家族譜的老人才心裡有數。而四代教書匠,又教出了多少名學生,估摸著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而這些人,正是杜家‘出淤泥而不染’、屹立在餘杭乃至江南的基石。
杜家也有生意,但打理這些生意的又都是杜姓的女人。她們把公司、集團所賺來的錢,拿出百分之三十來投資於教育之中。
多家知名大學,都有杜家的‘專項獎學金’ 。而多少名寒門子弟,也靠著這筆錢接受到了國內最高階的教育,從而飛黃騰達。
這是個於國於民都有極大推助力的家族!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他們家族的地位備受推崇!
哪怕李涯和黃成功來此,不說小心翼翼,那也是畢恭畢敬。
現在執掌江南會所的杜婉蓉,稱得上餘杭乃至江南地界上的一朵嬌豔的‘牡丹花’。
二十四歲畢業之後,便接手江南會所。在她接管的這六年裡,把江南會所打造成了一家全國知名的‘商務會所’。
多個省份的商盟,都已經連續數年在此召開商盟會議。這也間接的為江南會所打響了‘知名度’。
而伴隨著這家場所的女主人,越發的被眾人所熟知,再加上她那妖嬈的面孔深入人心。杜家第四代排行‘第十位’的杜婉蓉,被人很多人戲稱為‘杜十娘’。
霎時間,很多慕名而來的所謂‘才子’‘名士’以及‘權貴’絡繹不絕。這也亦使得江南會所,每日如果不提前預訂的話,很難訂到桌子。
賈家包下了江南會所的南苑,這是賈巖回餘杭後便提前訂下來的。而在江南會所有間‘長包房’的衛子民,也在今晚提前打了電話。
會所經理在得知這一資訊後,第一時間彙報給了自家老闆。
像他們這類會所,都要盡最大可能的規避衝突。畢竟,做生意都要‘以和為貴’。
賈衛兩家的‘恩怨’雖然已經有了十多載,可最近都已經結結實實的擺在了檯面上。甚至連衛夫子都逼出來了,這使得會所的經理,都一副‘如臨大敵’的既視感。
因為衛子民的長包房毗鄰南苑。而他在得知賈巖今晚宴請淮城一行人後,特地又安排了今晚的‘會晤’,著實引人浮想聯翩。
搖曳著手中紅酒杯的杜十娘,坐在皮質的老闆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