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他增兵,你們怎麼看?”
紀雪妃奇怪地道:“陛下,絲城危機是我們眼前首先要處理的頭號大事,要用很多軍隊,怎麼能給他增兵呢?”
唐昭嫻技巧地問道:“陛下,他是怎麼說的?”
女王把奏章遞給唐昭嫻,道:“你們看看,他說的也有道理,要是加強他的兵力的話,他可以快速西進,從背後給奧瑪裡維一刀,切斷他的補給線,我們就可以在絲城大戰,把那隻討厭的北方耗子清除出去。”
唐昭嫻把吉樂的奏章遞給紀雪妃,道:“這是個不錯的主意。”心裡暗忖:“公子好了不起,連這種主意都想得出來,我真的好高興哦,我沒有看錯人耶!”
紀雪妃看完,遲疑著道:“不過,香城在東,絲綢走廊在西,二者相距兩千多里路,這是長途奔襲,成功的機會有多大呢?弄得不好,人馬疲意,難有勝算。”
唐昭嫻馬上反駁:“那也不然,戰爭本身就是一種風險極高的事情,沒有風險,也就不是戰爭。雖然風險比較大,只要組織嚴密,準備工作做好,行動迅速,成功的機會還是很大的。依臣看,奧瑪裡維元帥攻下絲城後,不會沒有行動,他將策劃一系列的行動,把這一成果最大化。而且,北方四國還有卡琳克爾帝國必然會大量增兵,我們在絲城的行動將是一場規模不小的大會戰,雖然我們享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但是,要想把奧瑪裡維元帥趕出去,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是能有一支軍隊從後面攻擊他的補給線,最好是開闢第二戰場,那麼,勝利將會來得更容易。”
女王讚許地說:“昭嫻,你能這樣想問題,我非常高興,你不愧是將門之後。我也是這麼想的,絲城會戰對我們來說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壞事,大家都知道的,戰場在帝國境內,對我國的破壞性相當嚴重,我們不僅要付出軍隊和物力、財力,還會產生無數的難民和荒蕪的農田。”
“好事,也是一個契機,北方四國一百多年來,一直不斷侵擾我國的北方邊疆,為了抵擋四國的進攻,才修建了神封要塞。神封要塞雖是堅固,畢竟是死的,不能移動,只能用在一個地方,因而,在和北方四國的戰爭中,我們一直是處於被動地位,一味捱打,做好準備,等著他們來進攻。我們沒有對他們進行反攻,我們不是不想,而是因為他們還足夠強大,我們的遠征行動難有勝算。”
“只要我們打好了絲城這一仗,把五國的有生力量消耗在絲城,形勢將完全改觀,五國將大為削弱,而我們依然強大,完全可以趁他們元氣沒有恢復以前來一次北征,打擊五國的戰略目標,比如馬場、礦場,還有糧倉,對這些戰略目標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破壞,要他們在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無法恢復元氣,這對帝國來說,將有莫大的好處。”
女王鑽石般的眼睛望著前方,眼裡閃爍著光芒,久久才又道:“只要北方不再牽制我們,我們就可以騰出手來,處理那些早就該處理的地方了。到了那時,帝國將更加強大,一統大陸也不是什麼難事。”
據兩位當事者——唐昭嫻和紀雪妃,事後回憶說,在那一刻,女王透露出一股少見的王者之氣,大有君天下了一統大陸的英風豪氣。
女王出了一會神,繼續道:“因而,對於絲城這一仗,關係極大,關係到大陸未來的命運,我們一定要打好這一仗。我想把絲城變成絞肉機,把北方四國和卡琳克爾帝國的有生力量儘可能多地消耗在絲城。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要整頓內部,讓我們有一個團結一心的政府來組織這場會戰,我考慮再三,才把分散在外面的權力收了回來,對那些隱蔽在暗處的勢力進行一次大範圍的清剿。這些勢力根深蒂固,來頭不小,想透過一次行動就完全清除出去,那是幼稚的想法,只要把他們限制在不致於危害我們接下來的行動也就足夠了,等我們處理完絲城危機,再來對付他們也不遲。雪妃,你要多派些人手,最大可能地收集這些勢力的資料,必要時,快刀斬亂麻,不必向我彙報,直接採取行動。”
堅毅的神態出現在女王光潔的粉頰上,顯示她是一個女強人。
“陛下放心,臣明白。”紀雪妃領命。
“同時,我們還要組建一個靈活而強有力的指揮機構。你們說說看,誰最適合出任這一職務?”女王徵詢兩位心腹的意見。
“奧森年輕,富有活力,才幹不錯,是個合適的人選。”紀雪妃道。
“嗯,他是個不錯的人選。不過,勃英特離不開他。還有呢?”女王問道。
“鳳·花明是個很好的人選。她用一個二流軍團抵擋住了京唐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