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部分

馬上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電報和郵政的業務是重複的,如果電報全部自動化,是不是意味著原本郵政的工人會失業?”

藤普坦得看了發問的記者一眼,是代表政府立場的《大眾郵報》,和季爾家族關係密切,他笑了笑:“電報和郵政有相似的地方,但絕不重複。電報是在城際間傳遞重要資訊,如果說它要取代誰,那只是拉郵車的馬匹,而不是人。”

下面的記者會意地發出笑聲,藤普坦得接著道:“電報和信件不同,大家知道一根長達上百公里的電報線,同時只能傳送一路電報,即便自動拍發,也需要花費時間,一天所能傳遞的字數畢竟有限,所以它的單位成本要遠高於信件。”

“這就決定了兩點,一是大部分人不會用電報代替寫信,因為經濟上不划算,不是很緊急,很重要的事情,人們不會使用電報,也沒有那個必要。

第二,電報的長度會受到限制,要精悍,你有錢也不行,因為電報線的容量是有限的,不是為某個人服務的。所以無關的文字,電報員會告訴你:我們不發。這就決定了電報和信件服務的具體內容是不一樣的,誰也不會取代誰。”

“而且我還要告訴大家,電報毫無疑問會讓資訊溝通變得快捷,促進溝通的同時也會帶動信件的交流,所以某些人的擔心,是根本不必要的。”

隨著諾貝爾電信的一系列舉動,季爾

到壓力,在修改德士公司方案的同時,也針對諾貝爾案採取了一些措施,其中勞工問題就是關鍵。

不過,季爾並沒有將輿論看得如何重要,只是在政府的《大眾郵報》上發表了一些看法,並沒有引起多大反響。

反而是諾貝爾電信的新聞釋出會,在打消眾人對於勞工問題的疑慮後,報紙上眾口一詞稱讚諾貝爾電信的技術先進性,並展望趕超英法的美好前景。

“你們要抓緊,電學實驗室那邊可以先緩一緩,將人都抽調過來,儘快將這個電路做出來。”葉楓將普朗泰和格拉姆召集起來,讓他們領頭完成“譯碼機”的電路製造。

“兩百多個繼電器……”格拉姆猛撓頭。

“怎麼了,不就是兩百多個嗎?”

“哦,博士,是這樣的,兩百多個繼電器不是問題,問題是……這樣做出來的譯碼機,會不會太大了?”普朗泰道。

“還有就是這個電路的安全性,如果要做足的話,體積會更大,我懷疑它沒有使用價值。”格拉姆接著道。

葉楓看了看兩個人,知道他們說的都是實話:“但是這個東西一定要先做出來,我要驗證邏輯電路的正確性,然後再討論設計和製造上的問題。”

王文達是典型的技術狂人,雖然葉楓說先研究譯碼機,但他還是一頭撲進了更宏大的計算機研究中,成天研究計算機中需要使用的程式碼和邏輯判斷關係。

好在蘇菲表現得相當配合,也可能是王文達研究時根本不理她,她和葉楓兩個人悶在實驗室三天三夜,終於將譯碼機的電路圖設計完成。

設計完成後,小姑娘當即趴在葉楓身上睡著了,兩人就在沙發上困了一覺,第二天凱瑟琳看到他們摟在一起,狠狠鬧了一番,從此也搬到實驗室,要和葉楓睡一起。

真是頭疼啊!葉楓哀嘆,在他的要求下,公司大部分電工都被集中起來製造譯碼電路,好在諾貝爾電信的工廠已經具備生產條件,兩天後就完成了整體電路,問題是這個玩意也太大了。

電路固定在木板上,然後一塊一塊拼接起來,電路之間保留了充足的安全空間,所以足足佔據了一個房間的地面。

“經過試驗以後,可以確定更加緊湊的設計方案,但是現在只能先這樣。”格拉姆解釋道。

“先試試吧。”葉楓有點緊張,這是一個最直接,所以也是最繁複的電路。

五單位均勻電碼可以用五個開關,連線五個繼電器來表示,不同的組合連通不同的迴路,從而帶動終端做出反應。

眼下終端使用的是代表字母的三十二盞燈泡,輸入端使用的是從自動發報機該裝過來的讀孔器。

以五個孔為一組,輸入端五個繼電器做出反應,吸合後連通電路,一路一路傳送,最後反應為終端亮起的燈泡。

五個一組結束後,透過棘輪裝置切斷整個電路的電源,使電路回覆,然後再進行下一個組資料的輸入。

試驗開始很成功,不過很快出現了問題,一直默不作聲,在觀察燈泡的蘇菲突然開口道:“錯了,結果錯了。”

“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