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齊齊列隊出了函谷關。

文丑與夏侯淵兩路騎兵分設左右以為護翼,劉磐與林立自己的隊伍則為中軍。

潼關下,李傕騎在馬上,看著對面各家聯盟的旌旗連綿不絕,有些恍惚。隱隱竟似回到了十八路諸侯圍攻虎牢關的時候,而那時,自己還只是董太師的一員部將,天塌下自有人頂著,自己只需與徐榮,華雄幾位將軍飲酒作樂,操練兵馬,比試武藝。

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時光。然而,遷都長安後,盟軍雖然退去,太師卻被呂布所殺,西涼軍不復昔日輝煌,彷彿一日之間自己便由高高在上淪為人人喊打。世界塌了,太師雄壯的身體被那王允燒成灰灰再不能替自己遮擋,而手足無措的自己原以為便是窮途末路了。好在有他,李傕回頭看了看身後一襲褐色衣衫的賈詡,好在有他,是他勸自己整頓兵馬反攻洛陽,是他叫自己講獻帝牢牢掌握在手中,而自己也能夠殺了王允替太師報仇。再之後諸侯內亂,自己和郭汜在長安過了這許久的快活日子。

這身戰甲也許久未曾穿戴了。

李傕正在回憶崢嶸歲月,賈詡卻饒有所思的看著對面的盟軍。三軍之前,中間那披甲之人便是林立吧?竟然看穿了我的趨虎吞狼之計,反而以此說服劉表加入盟軍,不得不說,倒是好手段。卻不知是你林刺史的本事,還是由能人相助呢?

與賈詡安靜的打量不同,朱儁與張濟的目光雖也是齊齊定在林立身上,卻是飽含怒火,恨不得一聲令下就殺至林立身前,取了他的首級。

朱儁憤恨乃是因為皇甫嵩的死,他二人一心忠於漢室,在這長安城內互相扶持,勉強保護獻帝,多年來,已不止同僚情誼,更是知心的好友。

張濟則更為簡單了,他今年已是人到中年,卻可憐膝下無子,便隱隱間將侄兒張繡視作了己出。我那侄兒與皇甫嵩一齊去了宛城,結果皇甫嵩自刎武關下,我侄兒卻沒了音信。據逃回士兵所說,我侄兒竟然是被一人陣前生擒。我呸!我侄兒一身槍法精妙絕倫,怎會被人所敗。定是你使了下作手段!

這邊四人各有心思卻是寂然無聲,對面的林立等人卻是好奇。怎的,竟連場面話都不說了嗎?

林立被他四人打量時候,他自己又何曾無事。長安軍以李傕為首,所以陣前正中的披甲精壯之人定是那李傕無疑。而他身後作文士打扮的想來便是隨軍的軍師賈詡了,鬼謀亂世的賈文和奉行低調生存之道,穿著一身褐色長衫倒也符合其性格,而且仔細看去,其內裡應還襯了內甲,腰間也是懸著一口寶劍,倒像是還有些武力。

至於身旁二人,那一臉苦大仇深,蓄著鬍鬚的應當便是那碩果僅存的三傑之一朱儁了。對這名字還真想好好吐槽一下。至於最後一人,卻是以排除法猜出的身份。本來嘛,張繡被甘寧擒在宛城,林立卻沒有去見,所以也無法從叔侄相貌類似上來做推斷。但郭汜留守長安,此刻能站在李傕身旁甚至與前將軍朱儁同列的只有那同為董卓舊部的張濟了。恩,看其身形便知也是武力高強之輩,不可小覷。只是他看我的眼神為什麼無限接近於朱儁呢。

走神了,走神了。這等嚴肅時刻。

林立輕咳一聲,朗聲道:

“逆賊李傕,你擁兵自重,挾持天子,致使朝綱不振,天下大亂!今日吾邀得天下義士前來討伐,你還不速速下馬就擒,開城請降,以求全屍?”

讀過三國相關的人都知道,這時期講究個大義,無論做什麼事,你都要能佔據道德的制高點,以正義代表的身份去討伐別人,反之如果你一味隨心所欲的攻伐,很快便會遭到群起而攻之,自取敗亡。譬如董卓。

林立這一嗓子也叫李傕軍四人回過神來,這李傕本就不是善於口舌之爭的人,面對林立潑的髒水,當下大怒,罵道:

“豎子休得胡言亂語!”

嘿,好你個老匹夫。

林立頓時不痛快了,正要罵回去,身邊法正卻是悄悄扯了一下他的衣袖,隨後騎行至前,笑道:

“我等為盟,正是為了迎奉天子解救長安百姓,乃是堂堂正義之師。反觀你等,平日裡為禍四方,長安百姓民不聊生,我大漢的天子更是顏面無存!如此天怒人怨,爾等如何不敗!”說至最後,蕩氣迴腸,說的夏侯淵等人連連點頭,頗為贊同的樣子。

李傕氣急,一揮手便要令手下人發起進攻,賈詡卻拉了他的衣袖,也是騎行至前,同樣笑道:

“好個伶牙俐齒的娃娃,但你方才所言,不過歪理罷了。”

(你說誰是娃娃!法正面色一沉,撩起袖子就要過去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