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商老爺在,再多的東西,他都有門道兒賣出去。
事情說完,蘇婉娘也沒有多待了,帶著東西往山下趕。
離開山那邊,蘇婉娘便有一陣子沒再去。
因為,天氣也開始轉涼了。
白日裡還並不冷,豔陽高照的時候,身上被曬得暖洋洋的。
只是,早起和夜間,冷風一吹的時候,卻也需要披上一件披風,不然容易著涼。
山那邊也給許君昊他們停了課業,讓他們回去休息,功課也佈置了些。
家裡三個孩子,雖然小的不能吃東西,但是另外兩個也得補一補的。
蘇婉娘便窩在家中每日裡給孩子們做一些新鮮少見的吃食,日子也過得飛快,距離過年,只剩下一個多月了。
半山鎮這裡,是天楚最南邊。
所以,氣候相對於最暖和,蘇婉娘他們不用為寒冷而著急準備什麼。
只是其他地方,很冷,所以生意居然更好了。
蘇婉娘並不意外,她的藥材生意,還有蔬果花卉,另外還有毛皮生意,也都更好了。
就連蘇家也寫信過來告知,如今生意太好,他們在家忙得不亦樂乎,便也沒時間過去小住了。
蘇婉娘也沒有說什麼,到底家人趁著這段時間賺些銀子好過年。
而且,他們不能過來,自己過年前後也能回去一趟的。
蘇婉娘還讓商隊送了一些東西回去,除了吃喝用的,蘇婉娘還弄了兩輛馬車的花卉品種。
那些,比之三寶鎮的更好,所以,能夠趁著過年的時候,賣到府城或者更遠的地方,得個好價錢。
這陣子,上清鎮那邊也催了幾次,蔬果賣得很快。
如今,每隔五天,便要送一次蔬果過去。
那銀子,也是一次次的往回拿。
就連回春堂那邊的藥,也賣得極快。
商老爺親自上門要了不少好藥材回去,當然,經過他的手,他將那些藥材包裝成禮盒的。
那些隨隨便便送禮,百兩都買不到。
對於商老爺的經商頭腦,蘇婉娘也是十分佩服的。
當然,她的荷包更加鼓了。
因著天氣冷,蘇婉娘熬製出了不少凍瘡藥,和各種禦寒傷寒發熱以及咳嗽的藥,惹得四面八方的人都來購買。
回春堂名氣已經打出去了,許多人都慕名前來。
有的哪怕家中沒有病人,等回春堂出新藥丸藥膏的時候,也會買上一些的。
有的人家中過得富足,便買了不少囤在家中備用。
因為天氣涼,蘇婉娘沒有出門,只每日在家中。
靈瓏和阿卜也過來了幾次,因為年底了,他們也不再下海。所以供應魚類的事情也放下了。等到年後,便繼續。
見兩人沒事了,族中也沒事可做,蘇婉娘便讓人將自己那五畝地給種上蔬菜。
因為有她的靈泉水,蔬果長勢喜人,所以也不怕供應不上。
加之她會用空間黑色土地上的蔬果夾雜其中,也讓人看不出異常。
宋曉蓮雖然有些意外自家蔬果種得好,但是卻也見著那些人每日在地裡勞作,便沒有多想。
到底沒有在半山鎮生活多久,她還以為是半山鎮天氣暖和的緣故。
雖然是誤會,但是蘇婉娘卻沒有解釋什麼。
這樣也好,她樂得清淨。
派去上京城的蘇全,也鬆了書信過來,甚至提到了購買田地的事情。
雖然蘇婉娘沒有看到,但是聽到蘇全買了一個京城荒廢許久的大莊子,也是十分意外。
要說為何荒廢,因為地方偏,加之土地不是上等良田,所以那些達官顯貴也沒有選擇那大莊子。
蘇婉娘也知道,一般人購買都是買良田的。
蘇全知曉蘇婉孃的能力,那良田便宜,在自家主子的手裡頭,一定會大變樣。
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蘇全自作主張的買了,花費的銀錢也不少,但是在上京城中花費幾萬兩銀子,購買;良田千頃,已經是十分便宜了。
蘇婉娘十分滿意,也不覺讓蘇全放開手腳去辦事了。
除了大莊子,蘇全還買了一處上京城的好宅子。
宅院價格不便宜,但是地段好,距離皇城御前大街,也不過千米的距離。
雖然是在文書巷子裡,但是這裡清淨,蘇全才做主買了下來。
當然,壓價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