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稅賦。但這一點,好象並沒有被貴族或是平民所記恨。所以王動年處的明朝時代,西洋諸國,唯有暹羅國那裡中國人的待遇最好,所以那的漢人也是最多,暹羅是明朝西聯阿拉伯世界的一箇中轉站,去那的商船自然也就不少。
暹羅使臣在南京被永樂鳥了,雖然也賜了不少東西,但還是被永樂鳥了。
日本國被點名了,沒辦法,因為倭寇的問題,已經被鳥好幾回了,但這次得到了表揚,因為日本國王抓了海盜送了過來。
安南也被點名了,結果現在成了大明朝交趾布政司。
爪哇國被點名了,居然殺明朝計程車兵,結果被罰金四萬兩。如果說別人不知爪哇國的實力,暹羅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爪哇國這些年一直在打仗,滅三佛齊已經讓他們元氣大傷,後來又是內亂,誤殺明朝人也就是在內亂的時候,這個國家別說是四萬兩,一萬兩黃金都可能王后的金飾都要獻出來。
暹羅也被點名了,一是禍起蕭牆,明朝屬國之間恃強欺弱,二是妄起貪念,搶奪明朝賜於諸屬國的誥印,三是縱容奸佞,明國罪人何八觀滯暹羅而反明,未見暹羅有何肅法行為。鄭和大人的船隊第二站就是暹羅,而在南中國海,在印度洋,真正見識到天子之怒的是元朝時期,忽必烈動則幾千條戰船,二三十萬的部隊打擊西洋諸國,那場面雖然已經留在了紙上,但在他們祖輩口述的歷史中,絕對是觸目驚心的。而日本國王的表現和安南胡氏的結果,則是最好的註釋。安南國就這樣亡了,一年不到,就沒了,成了大明朝的一個行省了,不管胡氏也好陳氏也好,都廢了。
暹羅的使臣很擔心,本國國王酒肉漁色,根本就是個廢物,而他底下的那麼將軍,個個都沉醉在對素可泰和對真臘的勝利之中,根本就不知道明朝的威脅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明朝的軍隊有多麼可怕。
他知道國王心裡是怕的,出前王就再三交待,要結好於天朝,所以他到明朝的時候,儘可能表現的非常恭順,但還是沒有用,天朝皇帝真的怒了,攻打估計是不會,但會怎麼樣處罰,那就不得而知了。
使臣回到阿猶地亞後,他又無語了,他們的王還在酒池肉林中嬉戲,他們的王還沉醉在帝王的性福生活之中。阿猶地亞城目前可能是除了吳哥以外,中南半島上最大的城市,經過幾任國王的展,這裡已經集中了七八十萬的人口,寺廟幾百座,但這些,在使臣的眼裡,彷彿都成了虛幻。他去過南京城,知道天朝的京城是什麼樣的。在那裡沒有這麼多寺廟,在那裡有很多的製造和工商業,在那裡,有比我王的宮殿更為雄壯的皇宮。皇宮裡的帝王,勵精圖治,每日處理政務過十四個小時。那裡的帝王擁有四海而不驕不躁,數年勤勉如一日。而暹羅舉國都沉浸在佛國的祥和之中,雖有徵戰之心但卻無坐視天下的遠大氣魄。唉!!
………【第九節 舊港之惑】………
大堂之上,暹羅的使臣正在向他的王傳達永樂帝的口諭:“——占城、蘇門答剌、滿剌加與爾俱受朝命,安得逞威拘其貢使,奪其誥印。天有顯道,福善禍淫,安南黎賊可為鑑戒。其即返占城使者,還蘇門答剌、滿剌加印誥。自今奉法循理,保境睦鄰,庶永享太平之福——”
羅摩羅闍躺在睡榻上,懶懶的,大明朝對他來說,有點遠,雖然有點嚇人,但還是有點遠,他只想做個安樂的國王,別的不想。阿瑜陀耶國周邊都是小國,阿猶地亞城多麼的富庶,打下那些邊遠的地方有什麼用,吳哥倒是不錯,阿猶地亞城有300多寺廟,吳哥更多。
越往南走,天越熱,海上還行,甲板上沒有問題,但白天鑽到船艙裡那就悶了,王動很同情那些白天在船艙裡工作的船伕,不過想想,在甲板上也是很厲害,那個年代可是沒有防曬油之類的,在占城上岸的時候,趙大娘看到王動就笑他曬黑了。弄得王動在船上,每次和船員打招呼的時候,以前是“大家辛苦了”,現在改成了“大家曬黑了”,當然,底下沒個湊趣的回:“領導更黑”。問題是,船上除了他們這些從南京和蘇州還過來的初次上船的,其他的都早就曬黑了。
以前船上沒有女人,看到那些個當官的,比如鄭和身邊的小太監,那算是正宗的小白臉。但紅船一建,這幫人眼中算是看到仙女了,時間越久,這些mm越美。
綠柳喜歡上了吃椰子,王動還弄了很多冰,把椰子殼去了,只留下一個硬膽,泡在冰水裡,放一兩個時辰,然後才開,冰鎮椰子水,味道更好。到了這個時候大家突然知道了,王動早期找人打製的長長的鐵湯匙是幹什麼用的了,剜椰子肉用的,很方便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