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己直接把車開到醫院去了,腸胃脹痛。

船家上了茶,不用多說,君山上的好茶。大魚大肉後,喝點綠茶,倒是清口潤肺。老和尚接了那茶,喝了一口,泯了一下,潤了下齒,才嚥下,接著又喝,這會看他也是沒一口吞下,慢慢的品,王動一看就知,這老和尚也是個懂喝茶的人。種茶之人,富貴之人,得道的高僧,只有這三種人會懂的喝茶,這老和尚說話行事灑脫,定然是個得道的高僧。

“敢問大師在哪間寺廟掛單?”

“噢,泉南靈源寺。”

“?!#%?*”

王動這個問題問的好笨,***,白問,哪個寺廟你懂嗎?不過王動不懂,還是有人懂的,劉秀珠這會已經猜到了這老和尚是誰。老和尚喝茶的那會功夫,劉秀珠蘸著茶水,在桌上寫了三個字,淺淺的,正是老和尚看不到的角度。

王動掃了一眼沒反應過來,那邊的董標也是個高手了,看到劉秀珠寫的字,恍然大悟。原來是他,頓時剛才狐疑的目光變的崇敬起來,彷彿真是對著佛像了一般。

老和尚掃了一眼,看到了董標眼神的變化,笑了:“董舵主,怎麼了,呵呵,秦少強近來可好?”

“有勞大師牽掛,家師身體倒還硬朗,但家師自打有了小孫女後,不怎麼上船了。”

“少強都有孫女了,呵呵,往事如風過耳,轉瞬幾十年。”

“家師有時也會提到大師,說起當年大師勇猛,不說上一個時辰不會罷休,小的們都不敢插嘴,唯恐斷了家師懷舊之性情。”

這下子把王動聽的雲裡霧裡,開始董標還使眼色,讓王動謹慎,怎麼才不到半個時辰,怎麼捧上老和尚的腳丫子了。

“大掌櫃哪裡人氏?”老和尚突然對王動有興趣。

“淮左王動,字靜之,現投身於長沙府瀟湘記,做個掌櫃。”王動老實作答。

“張晉湘的掌櫃,呵呵,當年的邱瘋子能捨得把女兒嫁給他,張晉湘定然是個不俗之人,你能做得他的大掌櫃,想來也是能幹之人。”

牛,真是牛B烘烘,能直呼張晉湘的人可不多,五爺都會客氣的喊聲湘翁,這老和尚直呼其名外,連張晉湘死了幾十年的老岳父,他居然喚作邱瘋子,何方神聖呀?

看著王動迷惑的樣子,老和尚笑眯眯的,表情非常之和善,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和力,那笑容裡也能放射出光芒。

“老僧出家前,俗名張定邊。”

注:張定邊一說四川九峰山出家,法號“無暇”,另載遁入福建泉南靈源山隱居自號沐講禪師

………【第二章 風起瀟湘 第六一節 行船江上 三】………

張定邊這個人,知道一點明朝歷史的人,想來對他都不陌生,明初第一猛將,當年明月對他也是極為推崇,特別是最後他做了和尚,而朱元璋是和尚出身,兩人在人生經歷上,倒是極為對頭,當然了,更牛的是張定邊活了一百歲,真是不容易,打不過你,活過你,不用自己去折騰你,讓老天爺去折騰你,你再怎麼能,能不過時光,能不過歲月。這倒讓人想起馬寅初了,領導人說人多力量大,他偏要提節育理論,行,你說這理論不對,大家就挺,看看誰笑到最後,結果他和張定邊一樣,鍛鍊身體延年益壽。

史載張定邊這個人知天文識地理,習兵法練武功,精拳藝擅岐黃,後來當了和尚,懸壺濟世,這醫術倒是用上了。年少時張定邊為人急公好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與陳友諒、張必先結拜為兄弟,生死與共,風雨同舟,共謀前程!他從了陳友諒一起起義鬧革命,便被綁在了這船上,定都武昌,轉戰荊楚,征伐兩江、閩、浙邊陲重鎮,攻無不克。官居大漢太尉,張定邊這人能與士卒同甘苦,共患難,不僅善戰,而且多謀。當年朱元璋的部將康茂才投書偽降,張定邊曾力阻其行,結果陳友諒專橫獨斷,不納其言,遭江東橋之慘敗,此役是陳對朱的重要戰役,結果落敗,自此,朱元璋在南京的地位得到了鞏固。石灰山戰敗,陳友諒僅以身免,但這人不思勁敵當前,整軍備戰,反而一意孤行,急於稱帝,並以五通廟作行宮,張定邊哭諫不納,這事陳太心急了,讓原來天完政權的老臣子們心生異念。後來陳死後,結拜兄弟張必先也被常遇春所敗且降,張定邊還是沒低頭,少主投降後,他還是領導著一支隊伍打游擊,因大勢已去,才在洪武元年,出家當了和尚,和尚當了皇帝,而他這個偽太尉則披上了僧衣。

民間故事中的張定邊絕對是個猛人,且不說,當年他搏殺朱元璋不成被射成刺蝟,仍然把老朱和他手下的一幫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