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部分

清朝雖然文官一樣勢大,但有一個特殊之處,就是八旗號稱以騎射得天下,整個八旗集團就是一個武裝集團,再分成京營八旗和勁旅八旗,到處駐防,主要的任務就是看住漢人,免使漢人有抱團造反的可能。

這樣一來,八旗武裝集團的地位就在漢人文官集團之上,這也是中國除了蒙元之外第二次文官集團被擊敗,漢人武夫的地位,也是相較明朝要好的多。

最少,不會被當叫花子一般看待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3)

至於宋朝的禁軍,那個待遇,不要說叫花子一樣的明軍了,就是世襲吃老米飯的滿洲八旗也是遠遠比不上的。

生產力水平和經濟水平不同,宋朝的禁軍過的那叫一個舒服,根本就不具可比性。

明朝衛所就是奴兵制度,營兵的主要來源又是以混混無賴和下等人為主,比如明朝地方官員為了省事,也為了省下費用,把流刑改為徒刑,很多犯了罪的人渣就直接被補入衛所或軍營裡效力去了。

實在要發配的,在萬曆到天啟崇禎年間,內地犯法的青壯男子多半也是發配遼東,到了遼東再編入營伍,搖身一變,就成了官兵。

這樣一來,軍隊就是乞丐,無賴混混,犯罪人渣的集合體,加上待遇差,幾百年的成見在心中,明朝武人的地位和形象,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們何必被一群武人擋在這裡?”

“就是,叫他們趕緊讓開!”

原本眾人被堵住路,礙於浮山營和張守仁的個人威望,當然,也是張守仁在去年火拼鹽丁時的狠辣,這些人都不敢說什麼。

但人群就是這樣,一旦放開了,膽氣就壯起來。

也不知道為什麼,也不是他們有什麼真正的倚仗,就是突然感覺自己可以不把眼前這些當兵吃糧的武人看在眼裡。

如果張守仁注意觀察,就能看到這其中還有兩三個秀才就是他張家堡的生員。

這些秀才,在堡中就是一個獨立的體系。

不管是普通堡中軍戶的福利,或是整體計劃,或是用工用人的計劃,他們和他們的家人,都不列入計劃之中。

這樣一來,整個張家堡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就是這些生員老爺的家裡頭,還是和以前一模一樣,沒有任何的變化。

他們自己不曾反思過為什麼會如此,倒是覺得張守仁有意刁難□□,原本就是有點成見,也就是文人對武人天生的不信任和歧視,到現在這種地步,那就已經演化成敵意和仇視了。

這一次,正巧也是遇著好機會,不需多說,三言兩語就是挑動了膠州城中的人,幾個秀才生員彼此對視,也是能看到對方眼神之中的得意。

一個粗鄙武夫,居然也是春風得意,現在竟是到處派兵,騷擾地方,長此下去,成何體統?

而且眾人也是有一種擔心,張守仁確實是太捨得花錢,整個浮山到處是工程,修路,造橋,重修民舍,修醫院等等。

人心已經被張守仁經營的固若金湯,就是這幾個秀才的家人也是埋怨他們,何苦一定要和張大人過不去?

論起仁德,還有誰比張大人更仁德?論本事,雖然張大人不是秀才,但做的哪裡差了?

要不是明朝民間固有的讀書人比天高的傳統,怕是這幾個秀才自己的家人都不會容忍他們批評張守仁。

畢竟張守仁的威望太高了,幾乎不可撼動。

但越是如此,這些生員就越是仇視他。在大明,能影響民間輿情,能被人敬重,說話一句頂十句的只有讀書人,一個武夫也膽敢如此僭越,插手地方,這如何能夠忍得!

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為難(1)

第一百七十二章左右為難

“都他孃的說什麼哪?”

“找死是吧?”

張守仁沒有注意,孫良棟幾個也是在選馬和誇讚對方選的馬,所以沒有注意聽這邊在吵嚷著什麼。

不過這不代表普通的營兵能容忍對他們敬愛的遊擊大人這般的攻擊和侮辱!

所有聽到的營兵都是橫眉立目,立刻湧上前去,開始喝罵起來。

以浮山營的軍紀來說,這也是少有的情況了。

眾軍官挑馬,所有士兵是盤腿坐在地上,不經軍官允許是不準起來的,但隊伍之中先是幾個老兵先起來,然後所有聽到議論聲的老兵們也是都起來了,不少人手中長槍都橫了起來,這群王八蛋要是敢再口說穢語,不妨先捅死幾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