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河南戰場,一向就是洪承疇為主,他孫傳庭為輔,陝西兵馬,有不少就是他直接練出來的,對流賊的軍事勝利,主要也是他和洪承疇的功勞。在他看來,朝廷不敢動那些跋扈的武將,更加不敢動他這樣擅長領軍的封疆大吏。
罷免了他,或是治他的罪,剝奪他的軍權,流賊復起,豈不是拿國運來開玩笑?
就算是皇帝,也該知道他的能耐,絕不會坐視別人攻訐於他。
孫傳庭的悲劇,就在於過高的看待了崇禎,這位皇帝,論起識人之不明,對大勢之不瞭解,把一手好牌打爛手本事,實在是千古第一帝,歷史上孫傳庭就是得罪了楊嗣昌而被設計,在崇禎面前被訓斥,後來孫傳庭託病辭職,也是賭氣之舉,崇禎不僅不安撫,還悍然將其投入監獄,一關就是好幾年。
洪承疇去關外,孫傳庭被關押,陝西,河南只留下如汪喬年和丁啟睿這樣的無用庸材,局面大壞,和這種人事上的用人胡來的做法,實在也是脫不了干係的。
細節上頭,張守仁不大清楚,不過這一次孫傳庭的下場,他還是知道的。
只是此時也不能亂說,於是也只能用悲憫的眼光打量著這位自信滿滿文官大佬。
他現在是什麼也不能做的,招攬孫傳庭這種層次的文官大佬,那不是試探,是愚蠢,是比現在他單身到瀋陽幹掉皇太極還逆天的事情。
“京師之中,風波頗惡啊……”
臨別之時,孫傳庭對著張守仁微笑道:“請代我向薛韓城致意。”
“是,制軍放心,末將一定把話帶到。”
“時隔不久,學生亦會赴京,到時如果將軍還在,我們再會吧。”
“好,制軍保重。”
抱拳一禮,張守仁也是拔馬而回。
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孫傳庭良久不語。
一個幕僚上前奉承道:“大人著棋佈子,十分得力,將來回陝,至豫,此人都是一個很得力的部屬。”
“二十來歲年紀,立功的心正切,不象那些老油條,不好使喚。”
“他倒黴的時候,制軍如此恩遇,想來有人心者都會感恩戴德,將來提調時,就從容的多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1)
幕僚們說的,正是孫傳庭在此前決意冒險拉攏張守仁的用意所在。
他是向洪承疇推薦張守仁,在他看來,這樣的精銳,用在關外為大軍□□,十分合宜。但恩師不用,孫傳庭便決意自己收致。
他在陝西和河南的戰場,也很需要精兵。
有五千精銳打底,他就有信心橫掃中原戰場,使得清剿流賊的戰事,在自己手中徹底平服。
但在此時,他卻是微微搖頭,輕聲說道:“此子雖不是那種跋扈模樣,也談不上鷹視狼顧之像,但為什麼,我觀他於我,毫無敬畏之意?此人……不是那麼好駕馭的啊……”
在楊國柱的宣大軍中,把一百五十石糧食接收下來,又要了幾萬捆乾草束,足夠維持幾天的低水準的伙食補給後,張守仁也是和楊國柱虎大威等人依依惜別,浮山營的鼓聲再起響起,整支軍隊,猶如一條蜿蜒的長蛇,很快就是消失在了地平線上。
在浮山營驕傲飄揚的營旗之後,則是無數宣大鎮官兵羨慕與敬畏交替的目光。浮山營將士們的驕傲與自信,已經是深深感染了這些正處在迷茫之中的宣大將士。
……
……
崇禎十二年三月初四。
經過五天的長途行軍,在初四日的黃昏時分,終於抵達了北京城的城腳之下,巍峨高聳的永定門,赫然在望。
農曆三月,天已經頗為和暖,兩邊道路隱約有綠意,春風吹打在人的臉上,也是溫暖愜意,不復如刀子絞在臉上身上的那種難受。等看到高大而綿延不絕的城牆時,所有趕路的浮山將士,俱是有鬆了口氣的感覺。
此次北上,感覺頗多,雖然長途行軍對浮山將士不算什麼困難,但這一次其中的甘苦滋味,委實難言。
“貴部行軍之速,實在是令人咋舌啊。”
負責城門的是一個府軍前衛的指揮使兼京營參將,天色漸黑,他已經預備帶著部下關閉城門,雖然韃兵已經退向口外,京師□□已經解除,但最近的城門關閉還是特別嚴格,每天都會有兵部的官員前來檢視,稍有疏忽,就會被彈劾上奏,到時候罪名可是不輕。
但浮山營也是奉有聖命詔旨前來,不能耽擱,於是他一邊派人向上稟報,一邊便是將張守仁等人延請入自己在城門附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