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所有的章京以上,加兩個蒙古旗主,大家圍坐一團,一起聽譚泰稟報經過。
打從寧錦戰事以後,大清兵在與明**隊交手時,不論是關外關內,還真沒有吃過這麼大的虧!
儘管死的全是烏真超哈,但這臉,卻是噼裡啪啦打的大清兵高層們的臉上。
譚泰的見解很高,對面的火器強大凌厲,如果是野戰,以幾倍的兵力包圍,削減掉對手火炮的威力,這仗未始不是不能打。
但面對人家堅城,有大炮和大量火銃,這再去攻城,就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了。
這個判斷自是對的,嶽託等幾個旗主一聽就知道有理,於是濟南這一塊肥肉,眼看就要到嘴,卻是隻能放棄。
這麼一來,譚泰成為眾矢之的,這就一點兒也不奇怪。
現在兩個貝子逼他,不過是叫他爆跳起來,對答時推翻前論,然後這些將領再找大將軍鬧……鑲紅旗雖然已經離開,但向來驕橫的八旗兵將十分時候能瞧的起明**隊了?
眾人的眼光都是十分毒辣,城頭人雖多,但多半是民壯,這些人沒經過長期訓練,格鬥技巧很差,射術為零,只能搬抬石塊,打打下手。
真正守城的也就那幾千明**隊,因為輔兵大隊在城下,車隊、馬隊,工程隊都不在城頭,所以看起來人數也就三千不到的樣子,這麼點人,守這麼大的城池,羅洛渾一夥還在心動,還想試著攻一下,原因就在於此了。
第三百五十九章 德州(2)
“貝子爺,我帶人去砍樹。”
一句話出來,譚泰自己的直屬白甲部下們都是咬碎了牙齒,恨不得轉身就走。但滿清這會子還是奴隸制往封建國家轉型的時候,殘餘的東西多的是,比如包衣奴才制度就是很明顯的。戰場上士兵敢對主將不敬,那肯定是死定了,還有主將戰死親軍不死也是不成等等規定。
這些規定不近人情,也很冷血,但唯其野蠻,才能戰勝文明。
譚泰去帶著人砍樹木了,濟南城是大城,靠近城池的地方全是依城而居的民居,一個個村落和集鎮就在城外的官道兩側,雖然在城外,但民居仍然十分稠密。
房舍多了,用的樹木自然不少,想砍到夠用的樹木,就得到更遠的地方去了。
“大將軍令,全軍紮營,等攻城器械備齊了再說。”
“紮營,紮營。”
時間已經過午,在嶽託的命令之下,一萬四千人的營地開始忙碌起來。
幾百騎兵則是飛奔出陣,在濟南城下四處飛奔,警備。
正面的營地,用大木為牆,把三四個村子都包括在內,整個營地,綿延五六里長,將整個濟南城的西南面的戰略要道,都是囊括在內了。
也有少量遊騎,在明軍的視力以及之內,往南方機動增援去了。
更多的尼堪們,也就是被俘的漢民,還有一些從關外帶出來的包衣奴才在內,甚至是普通的旗丁在內,大約有好幾千人,在幾隊白甲的保護下,四散而出,手中持有斧頭和刨子、鋸子等砍伐和削斫之物。
等咚咚的伐木聲在濟南城四周響起來的時候,清軍的目的就是十分的明確清楚了。
……
……
城頭之上,看了一個多時辰後,眼見著清軍在自己眼面前立起了一座碩大的營寨,同時就是在四里地多點的小村子中間,立起了一座在織金龍纛之下的大營帳起來,然後是一隊隊騎兵用馬匹拖著石碾子,從營寨中間到幾個營門,碾出幾條道路,營帳也是立的一座座的,斜斜的帳篷似有千座以上,一片片的,就象是一座座墳山,瞧著格外的陰沉壓抑。
彷彿也是要和這情緒應和似的,不少清軍雜役開始收攏起前一陣被屠殺殺死的漢人,把人推到一處,用房舍的房梁當柴木,堆的老高,離營不遠就點起火來,開始焚燒起屍體來。
雖然是北風,但城頭上的人們,似乎都聞到了那種難聞的,浸入人骨子裡的屍臭味道。
哪怕就是再沒天良的人,看到那些韃子嘻嘻哈哈的把漢人的屍體就這麼焚燒了的時候,心裡頭也都是有著壓不住的沖天憤恨。
不當人子,禽獸不如!
“大人,打他幾炮吧!”
浮山軍中,不知道是誰,對著張守仁大聲請示。
便是張世福也動了心,先看向趙啟年。
但趙啟年的回應卻是搖頭。
這麼遠的距離,最近的韃子都是在三里開外,城頭的最重的炮是九斤炮,有效射程早就經過無數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