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上,朗聲道:“盟主無德,任人為親。命其弟為糧草官,袁術恐孫將軍率先破關,佔了首功,故不與糧。致使我軍前鋒兵敗,挫了銳氣,折損了孫將軍。公等均見,我以副盟主之職,責問於他。他反倒要害我等於帳中,幸得吾弟武勇,才脫此大難,反將他兩個心懷異心之輩殺於帳中。”
眾諸侯都是精明之輩,雖說袁氏兄弟率先發難,但中軍生變,陽雄軍卻立即殺入營中,顯是早有準備。心中均認為陽雄心智過人。
公孫攢道:“除此二獠,我軍再罅隙。”
陽雄道:“得重推盟主,陶恭祖年紀最長,仁義之名遠播,可當之。”
陶謙推讓道:“孟德即是副盟主,今盟主已去,就勢頂上,理所當然。”陽雄推讓再三,眾諸侯皆道非陽雄不可,陽雄方應允,命陶謙為糧草官,韓馥為先鋒,眾無異議。
眾諸侯正討論進兵之策,忽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
陽雄道:“誰敢去戰?”
韓馥道:“我即為先鋒,當由我出戰!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陽雄當然知道潘鳳不是華雄敵手,但還是急令出戰。
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被華雄斬了。”
眾皆失色。突然黃蓋閃身而出,拱手道:“末將願往,為侯爺報仇!”
陽雄大喜,黃蓋、韓當、程普三人若能死於沙場,自己要吃下孫堅軍,那是少了很多麻煩。黃蓋乃孫氏死忠,智勇雙全,可說是一名忠義好漢,但對於整個天下來說,卻也是禍亂的一個根源。如今孫堅已死,孫策時年不過十四歲,若此時不得黃蓋、韓當、程普等人輔佐,定然成不了大氣。
是以陽雄決定,狠下心腸,害死三人。
陽雄吩咐取熱酒一杯,親自端了,向黃蓋走去。心念一動,進入系統空間,消耗88爽點,兌換出十香軟筋散毒藥解藥各一包。陽雄將少許十香軟筋散挪移在指尖,彈入酒中。
陽雄將酒遞給黃蓋,說道:“哀兵必勝,祝將軍馬到功成!”
黃蓋飲了酒,上馬出戰。未幾得報,黃蓋又被華雄斬了。
韓當、程普心中大慟,同時也想黃公覆武力不弱,竟被華雄頃刻斬殺,更驚於華雄實力。
眾諸侯驚駭至極,只聽陽雄道:“看來,得由我親自出戰!”
關羽閃身而出,道:“大哥,殺雞焉用牛刀,小弟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
眾諸侯也道:“盟主親去,恐被華雄笑我軍無將!”
陽雄有意要做出表率,同時想要藉此之機,洗脫自己殺袁紹袁術,乃是為了奪其盟主之位,兼併其軍的嫌疑,又可趁機增強關張二人的忠誠度。於是說道:“華雄武勇過人,銳氣正盛,三弟你若直攖其鋒,我恐有失,還是由為兄出陣。”
張飛關羽還待再說,陽雄擺手止住,向眾諸侯說道:“我若戰死,可由陶恭祖為盟主。”又向關張二人道:“我部由二弟玄德統領,須遵盟主號令。”
陽雄當然知道,此時不要說自己部下張飛關羽,就是夏侯惇、夏侯淵;還有韓馥部下張郃,都可以戰勝華雄。
但眾諸侯哪裡知道?只道華雄勝了孫堅、斬了鮑忠、潘鳳、黃蓋、祖茂等,實是勇不可當。
陽雄上馬提戟,向帳外衝去。諸侯均出寨觀戰。
眾軍見是陽雄出戰,登時鼓聲大振,吶喊助威,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
華雄橫刀立馬,戟指陽雄,喝道:“來將通名,華某刀下,不斬無名之輩。”
陽雄這才知道,曹操之前屈身事董卓之時,並未與華雄朝過面。於是喝道:“你立即便死,知道我名,又有何益!”說著縱馬而上,渾厚無比的內力,透戟而入,戟頭隱隱有著光華閃現。
華雄大喝一聲,道:“大言不慚,看刀!”縱馬上前,一刀向陽雄力劈而來。
陽雄揮戟蕩去,嘡啷一聲,華雄只感一股大力橫來,大刀反崩而開,幾欲脫手飛出。他心中大驚,急忙反刀向陽雄掠去。
其實此時陽雄要殺華雄,如反掌般容易。但他心中此時另有計較。見華雄反刀橫掠而來,於是揮戟輕輕一撥,將華雄大刀刀刃撥開。同時自己運起了龜殼功。
華雄反掠變成了橫拍。
只聽得蓬的一聲打響,華雄刀面正拍中陽雄左肋。
諸侯大驚,關張二人飛馬來救。
華雄大喜,揮刀再劈,卻見眼前白光一閃,對方戟頭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