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遮羞布而已,否則,引狼入室沒法向後人交代。甭管真正是為了誰,吳三桂自己心裡最清楚。他是打著借清軍救國的旗號,充當了滿清的馬前卒,最後不僅僅是他一個,而是幾萬,幾十萬的大明軍加入到這個所謂復國的行列裡。結果呢,復出來一個滿清國。吳三桂把玩笑開大了。等到狡兔死,走狗烹的時候,他才又想起了大漢、大明之類。大明說不得了,說了也沒人再信,朱家的後人是他親手用弓弦給勒死的。再用大漢,也不靈了。自作自受。同樣,免不得後人在他的名字面前要加上三個字,“大漢奸”。
懿貴妃不懂什麼歷史,滿人歷史太短,漢人的她看不明白。她現在就認準了一個理兒,大清不能垮。先把洋人請進來,整乾淨那些四起的煙塵,然後,大不了再割上幾塊兒肉,餵飽洋人,我還是我。
咸豐的大煙癮越來越兇,當然,抽著的時候也就越來越愜意,以至於早朝每次都開始匆匆而散,不散不行,再不散,他這個皇上就該散德行了。到了最近,朝會已經是難得一見的事情了。
肅順走了,南方形勢也沒好起來,地盤照樣一塊兒一塊兒地丟。唯一能叫他感到安心的,就是隨著蒙古各旗及陝甘等處人馬的陸續投入,鄂北、皖北的局面穩定了下來。看來他的蘭兒到底是有本事的。
“皇上,俄國公使伊格納季耶夫明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