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地寶,又比如在衝擊更高境界時有師門長輩或師兄弟護法,要是被抹殺了還會有人幫著報仇。
話糙理不糙,他這番話同樣有一定道理。
“當一個宗門無法為門下提供這一切時,宗門對修士就沒有任何意義。據晚輩所知,極西之地把宗門劃分為上中下三等,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常有下門弟子拜入中門,中門弟子拜入上門,有何忠誠可言。”
他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想招攬老夫?
有高人相助,或許真能逆天改命,可要是邁出這一步就成欺師滅祖,就會被千夫所指。黎昌心中掀起滔天巨浪,既想苟且偷生,又擔心毀掉幾百年的清譽。
秦風回過頭來,話鋒一轉:“仙人妖人,只是一個叫法,說到底終究是人,終究是秦人。秦人最大的優點是記仇,睚眥必報,能把仇恨延續上千年。最大的缺點也是記仇,冤冤相報何時了,一代一代殺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
黎昌沉吟道:“依老朽之見,是朝廷放不下。”
“兩次圍攻青雲山,直至今日仍對宗門抱有成見,朝廷責任似乎要大一些。可前輩有沒有想過,朝廷為何放不下,為何要堅持?”
秦風朝殿外指了指,凝重地說:“西來樓裡有許多來自極西之地的散修,問問他們便知道沒有朝廷的地方什麼樣,宗門和修煉家族林立,相互之間征戰不休,百姓苦不堪言,許多部族迄今仍衣不遮體、食不果腹,仍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
要是朝廷不堅持,大秦會變成什麼樣,那些個修煉家族能治理好這個國家,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能抵禦住蠻族嗎?求長生無可厚非,但不能自私自利,不能不顧天下百姓死活,所以大多百姓迄今為止仍擁戴朝廷。”
“依殿下之見,朝廷與宗門該何去何從?”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晚輩以為應放下仇恨,一致對外。”
“放得下嗎?”
“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為什麼就不能放下?況且這並非沒有先例,想當年一百七十多個勳貴矛盾重重,相互之間有血仇的超過六十家。結果隨著宗門入世,不得不團結一心。
柱國公與鎮國公祖上因為獵場歸屬,勢不兩立幾百年,相互廝殺幾百年,真正的血海深仇。可如今呢,不僅同殿為官,且相互聯姻,兩家關係不要太好。相逢一笑泯恩仇,千古佳話!”
一個跟宗門叫板,甚至剛當眾掌前任國師嘴、打前任國師板子的人,居然要與三大宗門相逢一笑泯恩仇,黎昌真懷疑是不是聽錯了。
“勳貴間之所以能放下仇恨,因為有宗門這個強大的敵人,必須團結,必須同仇敵愾。朝廷與宗門之間想放下仇恨,完全可以找一個甚至幾個共同的敵人。
蠻族連年犯邊,為何不攜手一勞永逸的解決蠻族?極西之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同為人族,為何不能一起去拯救那些可伶百姓?
大秦太小,同時容不下宗門、朝廷、勳貴和新貴族。要是我們能把大秦版圖擴大十倍,那麼,勳貴就會有更多封地,新貴族一樣有生存空間,宗門有更多靈山福地,更多天才地寶,皆大歡喜,何樂不為?”
都是秦人,為何要自相殘殺。
這個轉移矛盾的辦法倒不錯,關鍵朝廷不會相信宗門,宗門一樣不會相信朝廷。
秦風豈能不知道他怎麼想,微笑著說:“信任是慢慢建立起來的,只要我們這些說了算的人能夠拿出誠意,新貴族就能透過戰功成為真正的勳貴,就可以理直氣壯進入族老院。只要新貴族的問題解決了,宗門與朝廷之間的問題就容易解決得多。”
議和是需要實力的。
黎昌終於明白他一路為何如此高調,進城時為何當眾收拾魏生騰師徒了,有一個深不可測的老僕,有一個更深不可測的師父,他有足夠資格與三大宗門坐下來談判。
黎昌沉思了片刻,開口道:“實不相瞞,另外兩大宗門老朽不知,但我八荒宗真不想與朝廷開戰。”
“開戰會死人的,誰也不想,關鍵朝廷和宗門都缺乏安全感,所以說溝通很重要,如果歷代國師能發揮出應有作用,能像前輩一樣坐下來與晚輩推心置腹,朝廷與宗門之間的關係絕不會是現在這個樣。”
秦風回頭看了看仙人街方向,接著道:“本王常同部下說,人固有一死,但死的意義不同,有人的死重於大山,有的人死輕於鴻毛。晚輩願在有生之年,解開這個套在我大秦身上千年的枷鎖。就算因此而死,死得也多少有點意義。”
八荒宗本就想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