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絞連環步(亦稱拖拉步),走的是逢進必跟。逢跟發進,進跟連環的路子,快速而連貫。
這樣兩種迥異的身法步法。想要融為一體,已是極難,再要手眼身法自然而然,達到渾然天成的地步,就更加難上加難。
血氣太旺的人,心思就不能靜,心思不靜便無法把心意融入拳法,袁飛原本就是年輕氣盛的驕兵悍將,體能雖然強大,卻還駕馭不了自己全部的心意。所以拳法中雖然兼顧了劈掛和猴拳的優點,可火候不到卻也是他最致命的硬傷。
白澤眼光毒辣,既然已經看出了對手拳法中的弱點,當然也知道袁飛這一劈砸下來的盤打勢子,其實只是為了引出他後面左手的一記殺招。劈掛拳的“引手”是引蛇出洞而後擊,玩的就是以快打慢。攻其不備。
站在原地沒動,頸背後面的肌肉一鬆一緊,立刻帶動上半身微微向內側轉了一個小角兒。藉著這一轉的勢子,方寸之間蓄力發力,白澤手臂倏地向外彈起,同時小臂內旋,一翻一擰,立刻便格在了袁飛的胳膊上。
砰!一聲肌肉碰撞的大響,筋骨相交,一下就把袁飛的小臂蕩的向外晃出。
“好猛的勁道!我把白猿通臂拳的功夫合入劈掛當中,一雙臂膀就算師傅當年也比不了現在的我,怎麼這個白澤除了戳腳,鷹爪之外,胳膊上也有鐵臂的功夫?勁道內轉,發於方寸之間,這傢伙果然厲害。”
袁飛率先出手,進身盤打的勢子裡暗藏殺機,卻不料只和白澤小臂一碰,就帶的他身形不穩,被對手隨意一招輕鬆化解,腳下甚至連動都沒有動上一下,心中驚駭之餘,也立刻察覺出來白澤這手是最正宗的鐵臂功,和自己的通臂劈掛有異曲同工之處。
大聖劈掛中的上乘打法,除了劈掛二字訣之外,還有滾摟纏髂。和鐵臂功的打法一樣剛猛爆烈,不過大聖劈掛的手臂,除了單純的剛猛之外,還帶有一股內斂的梢子勁,發力的技巧更加複雜。
否則大聖劈掛就單單憑著猴拳加劈掛的嫁接模式,也斷不會流傳到今天,闖下好大的名頭。
“聽說山西白家堡的戳腳別具一格,和別家的戳腳功夫都不太一樣,除了腳上的功夫之外,手上也硬扎的很,這麼看來這個白澤練得應該就是這一家的功夫了。”袁飛這些年一直都在雲南邊境活動,而且軍中不比地方,訊息閉塞,所以到現在還不知道白澤的出身來歷,但他畢竟師出名門,也聽過寇四海當年講過一些江湖上的舊事,是以一招出手只在心裡一轉,就把白澤的功夫猜出了個大概。
山西白家自宋以來,就一直是江湖道上赫赫有名的一支,祖上不但有人做過官,行過俠,甚至還有幾代人是出身綠林的大豪,雖然近幾十年來一直安於地方,沒什麼動作,有些低調,但卻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忘卻了。
不過他雖然驚訝,手臂上也隱隱一疼,手上卻絲毫不慢,藉著人往旁邊一晃的勢子,腳下立刻側步蹦出,身形如猿,快如疾風,同時把頭一甩,藏於肋下的左手頓時向前一伸,甩膀抖腕,如大槍戳人!啪的一聲,戳的空氣爆裂。正指向白澤的肋下空檔。赫然就是一手“側首戳肋”的戳手勁兒。
而袁飛左手側身戳肋的同時,他的右手臂膀一滾,好像一條jīng鋼大棍嗚的震盪了一下,緊緊跟著左手。自上而下擊打白澤的天靈蓋。
這是劈掛拳“烏雲罩月”的勢子。
雙手齊出,一手烏雲罩月擊頂,一手出戳肋顧下,按照拳譜裡的說法,這就是“烏雲罩月龍形勢,甩頭一指是偷襲。”的典型打法。
白澤脊背後的肌肉又是一縮一炸,帶動身體。腰胯扭轉,向旁邊小小跨出半步,閃過側身戳肋的瞬間,半邊身子藉著腰胯扭動的力量,往前一探,似動非動,腳下依舊不丁不八的站著,而他一側的手肘卻高高抬起。撞向了砸向自己頭頂的“烏雲罩月”。
這一肘向上頂起的瞬間,袁飛馬上就明顯的感覺到,白澤似乎控制了空氣的流動。他手臂抬起不到半尺,悄然無息,沿途所經之處的空氣就恍如水波一樣自動裂開,明明是沒有任何聲勢,但他手臂上的面板卻莫名其妙的一緊,彷彿正有一把無形的鋼刀急速劈來,刺激的他渾身毛孔齊齊驚炸。
這分明就是對方已經把功夫練到了“於無聲處聽驚雷”的地步,很明顯要高出自己一個層次。
白澤功夫入了化境,隨手一招,根本也不必拘泥於任何拳法的形式。雖然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側上擺肘的動作,但剛和袁飛的手臂碰在一起,卻也把他震得渾身一抖,飛快的向後退了兩步。
“功夫底子的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