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5部分

《文選?張衡<東京賦>》:“捎魑魅,斮獝狂。”薛綜注:“魑魅,山澤之神。”唐盧綸《割飛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燁燁,魑魅須藏怪須懾。”清唐孫華《時世公子行》:“生獰面目驕橫sè,如睹魑魅逢山臊。”

2。常喻指壞人或邪惡勢力。明徐復祚《投梭記?獲醜》:“暗想朝廷上白日昏,妖氛魑魅公然奮。”廬隱《或人的悲哀》:“他們不用鏡子,照他們魑魅的怪狀。”

3。指荒涼、邊遠的地區。語本《左傳?文公十八年》:“投諸四裔,以御螭魅。”宋蘇軾《到常州謝表》之一:“已分沒身,寄殘骸於魑魅;敢期擇地,收暮景於桑榆。”

異獸jīng怪卷【貓妖】

(更新時間:2008…05…03本章字數:85)

據說貓有九條命,當貓養到9年後它就會長出一條尾巴,每9年長一條,一直會長9條,當有了9條的貓又過了9年就會化chéng人形,這時貓才是真正有了9條命,在中國也叫九命貓妖。

異獸jīng怪卷【山膏】

(更新時間:2008…05…03本章字數:129)

山膏(huān,音歡),傳說中怪獸名。其狀如豬,好罵人。其說始見於先秦。

《山海經?山中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赤若丹火,善罵。”郭沫若《沸羹集?趙高與黑辛》引章炳麟《為柳亞子題扇》詩:“江湖滿地嗚呼派,只遂山膏善罵人。”

異獸jīng怪卷【吉光】

(更新時間:2008…05…03本章字數:126)

jiguāng

傳說中異獸名。出於西域。máo皮製裘,不懼水火。

《海內十洲記?凰麟洲》:“武帝(漢武帝)天漢三年,帝幸北海,祠恆山。四月,西國王使至,獻此膠(續絃膠)四兩、吉光máo裘……吉光máo裘黃sè,蓋神馬之類也。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

異獸jīng怪卷【九尾狐】

(更新時間:2008…03…14本章字數:5778)

【九尾狐】

【簡介】

九尾狐,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奇獸。傳說中,九尾狐乃四腳怪獸,通體上下長有火紅sè的絨máo。善變化,蠱huò。幸喜吃人,常用其嬰兒哭泣聲引人來探也。

九尾狐出,乃世將大luàn之象。

【傳說】

在中國與韓國、日本的傳說中,常出現的九尾狐是隻有九條尾巴的狐狸。它可以變成yàn麗的nv人yòuhuò男人,據說每條尾巴都有不一樣的法力。其實九尾狐並不是指它只有九條尾巴,而是有無數條。據說,當一隻狐狸活了超過一千年,它就會變成九尾狐。

九尾狐要想變chéng人,需要吃掉100個人類肝臟。有個傳說,當九尾狐為了第100個肝臟要去yòuhuò一個男人時,如果那個男人向曾經接受他幫助的動物或是鬼求助,就可以把九尾狐擊敗。

九尾狐每一百年就會有一個尾巴出現。當九條尾巴齊全的時候,再過100年,也就是說九尾狐活了1000年之後,這個九尾狐就可以變chéng人。所以,活了1000年的九尾狐是已經吃了100個男人的肝臟後而變成的美麗nv人。當它吃了第100個肝臟後,就可以以人的身份活下去。但是故事裡的九尾狐往往在要吃第100個肝臟的時候而失敗。

【起源與演化】

九尾狐和玄狐、白狐等最先出現在原始宗教的圖騰信仰中。《山海經》就記有青丘九尾狐。解讀這些古老記載,九尾狐其實是位於東方或南方的青丘這個地方原始部族的圖騰物,《山海經》說它“能食人”,表明它在威脅敵人、保護本部族安全方面具有神xìng。又說“食者不蠱”——吃了它的ròu可以不受邪氣的侵害,這顯然是與九尾狐圖騰信仰相關的原始巫術,相信九尾狐具有辟邪的魔力。

在上古有一個夏族大禹娶塗山族nv子的神話,此中牽涉一個神秘物象,便是九尾白狐。據東漢趙曄《吳越chūn秋?越王無餘外傳》和《藝文類聚》卷九九所引《呂氏chūn秋》佚文記載,大禹來到塗山——據考在今河南嵩縣,遇見一隻九尾白狐,並聽見塗山人唱歌,說“綏綏白狐,龐龐九尾”,如果你在這裡“成家成室”,就會子孫昌盛,於是大禹便娶了塗山氏的nv孩子,叫做nv嬌。由於神話記載得很晚,明顯加進後世思想文化觀念,如果恢復其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