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還拿出來丟人現眼?你好歹也多湊一點!”池志文立刻搶白了一句,周圍也響起了不少低聲的竊語。
林珝沒有理睬池志文,不緊不慢地念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周圍的竊語都小了下來,大家看著滿塘的荷花,耳中迴盪著這段文字,心中一種共鳴愈發強烈。
那不是花,而是品性高潔的君子。
確實如林珝所說,這段文字很短,卻比那些長篇大論更能打動人心,眾所周知,文章講求精粹,越是文字少,就越難寫好。而眼前的小陳先生將此道簡直髮揮到了極致,寥寥數字,完整勾勒出了一位品性高潔的花之君子。
眼前的少年。彷彿與背後那高潔的荷花融為一體,是人不由自主地生出敬仰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嚴翦的聲音率先響起,帶著毫不掩飾的讚賞。“字字珠璣,當之無愧!”
全場頓時響起一片讚歎之聲,剛才的好奇、猜疑、不屑等情緒都變成了歎服。有這段短文在,《新荷》根本沒有可比性。
池志文傻眼了,準備好的一肚子譏誚的話硬生生地卡在了喉嚨裡。
百里息呆若木雞,簡直難以置信:居然是這樣的文章!已經不見簡單的一個“好”字能概括!
他根本寫不出這樣文字!寫不出這樣的意境!
如果把這短文比喻成一位冰清玉潔的絕代佳人,那麼他剛才是詩最多隻是個泯然眾人的村婦而已。
“陳敘”在自己的如此算計下,竟然還做出這樣的文章來!
讚歎聲才小了下去,林珝的聲音又響了起來:“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迴邊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
這聲音入耳,剛才人們還因為那段短文而產生的敬仰和欣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