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自己的職司和密法心咒。藏族百姓的心目中,度母還是最親近信眾的女菩薩,能幫助世人實現種種願望。因此,凡事都願求助於她,以得到救助和庇護。二十一位度母在藏族地區被廣大信徒或百姓普遍敬拜,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將所有女子都稱為卓瑪,足見藏地對度母的愛戴,早已經深入人心。
這姑娘見到有人住店,就將視線移開,兩隻烏溜溜的大眼睛,不停的打量著我們,隨後用流利的漢語說道:“扎西德勒!歡迎!歡迎!其他房間都滿了,後面還有兩間四人房可以住,每人每天五十元。”
雖然姑娘很漂亮,但吸引我們的卻是她身後的牆面,那面牆上掛著一塊小黑板,上面寫著一些亂七八糟的的藏文,但最下方卻有兩組碩大的阿拉伯數字,數字的後面是一個三環符號。
老潘點點頭說:“兩間房我們先包下來,不要讓其他人住進來了。還有,我想問一下,在那塊黑板上留言的人,現在還在店裡嗎?”
姑娘接過老潘的證件和押金,聽到他詢問後面的留言板,立刻用審視的目光看著他。
隨後又看了看老潘的身份證,這才恍然大悟的說:“啊,我想起來了,那個人說的就是你!”說完後,她從登記臺的抽屜中拿出一封信,遞給了老潘。
老潘看了眼信封上面什麼都沒寫,他問道:“留信的是個什麼樣的人?他還說了些什麼?”
姑娘仔細想了想說道:“那人是個和你年齡差不多的大叔,長相嘛,我也說不上來,就是很普通的樣子,他沒在這裡住店,只是給了我一些錢,就留下了這封信,然後在黑板上寫了那些字,還告訴我,如果有一個姓潘的人來找他,讓我把信交出去就可以了。”
聽她的描述,這應該就是陸海空本人,老潘又問:“他是哪一天來的?後來又來過這裡嗎?”
姑娘說:“你等等,我給你查一下……,嗯,找到了……他是十天前來的,留下信就走了,之後再也沒回來過。”
說完這些,姑娘就帶著我們去了後面的客房,大家都聚在了一個房間內,老潘將信封拆開,裡面是幾張衛星地圖照片,每一張上面都在中間位置畫著紅色的圓圈,旁邊寫著兩組數字。
看到這些數字,我一下就猜到這是加密後的座標。除了這些照片外,還有一張紙,老潘看完後,對我們講述了上面的內容。
陸海空說,青蛇有人根據地下星宮的方位,推算出陣法中七殺星所對應的地面位置,如果有人在此佈下七殺大陣,那麼,就會與破軍、貪狼二星遙遙相對,形成逆轉天下的……殺破狼格局。
這個位置,就是西藏的阿里地區。
據我們之前查詢後瞭解到,阿里地區非同一般,自古以來這裡就一直西藏地區的文明發源地。這裡曾誕生過一個強大的王朝,也被人稱之為象雄文明。
“阿里”一詞是藏語音譯,意為“屬地”、“領地”、“領土”等。直到9世紀初,這裡仍稱“象雄”。在漢文史籍中,不同朝代對其稱呼各異。在藏文古籍中,吐蕃王朝贊普之後裔,來到這塊原屬象雄十八部的政治區域後,這塊上部區域名副其實地臣服於贊普後裔的統轄之內,故此,才有“阿里”的稱謂。
象雄王國是吐著之前,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國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的一萬八千年前。地域遼闊且位於交通要道的古象雄,堪稱“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驛站”,其與中亞、西亞、南亞等地域都有過交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象雄成為古絲綢之路驛站的先天優勢。
古象雄在中國歷史上曾被稱為羊同、楊童。“象雄”一詞裡的“象”在藏語稱為“甲”,漢語稱為“鳥”;“雄”在藏語稱為“瓊”,漢語稱為“鵬”,“象雄”即為大鵬鳥所居之地。
說到象雄王國就不得不提苯教,原始苯教是在藏族原始社會的土壤中,土生土長的原始宗教。它是在佛教傳入西藏之前,流行於藏區的原始宗教。
大約一萬八千年前的象雄時期,“雍仲本教”成為古象雄佛法,它發源於西藏古象雄的“岡底斯山”和“瑪旁雍錯湖”一帶。
雍仲苯教有別於原始苯教,雍仲所代表的是一個符號“卍”,這個古老的符號,有“永恆不變”、“金剛”、“善妙”、“吉祥”、“永恆的太陽”之意,這個符號也象徵著集中的能量。
“卍”是藏地十分常見的吉祥物。“卍”常與“卐”(右旋萬字)和“十字金剛杵”一起出現在藏傳佛教僧侶法坐下面的唐卡圖案中。“卍”不僅僅存在於西藏和象雄地區,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