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部分

我這才發現,老潘對歷史居然很有研究,他說,中國古代黃金失蹤,早在北宋時期就已經引起了關注,宋太宗趙光義就曾經調查過此事,他說“西漢賜予悉用黃金,而近代為難得之貨,何也?”

這意思就是說,西漢的時候凡是封賞賜予,一律都是用黃金,而近代卻成了難得之物,這是為什麼?

但這個調查卻是沒有結果,後世之人也始終沒有能弄清楚這個原因。

至於後人是怎麼發現自西漢以後,黃金驟然減少的問題,很簡單,在中國古代黃金並非是流通貨幣,它的主要用途就是皇帝用來賞賜給文臣武將,因此皇帝賞賜黃金的情況,就可以考察出當時黃金量的變化。

例如《漢書》中記載,西漢年間,皇帝共賞賜黃金100多次,黃金量為90萬斤,而東漢的皇帝賞賜黃金僅9次,只有2萬斤。

從90萬斤黃金,對比2萬斤,這是多大的差距?當然,這也並不能完全說明什麼,也可能東漢的皇帝就比較摳門。

但是再仔細來看,西漢時期僅僅從漢武帝以前的賞賜黃金總額就達到了87萬斤,幾乎等於西漢期間賞賜總額的全部,這也就是說,從漢武帝之後,黃金賞賜量,竟下跌了幾近百倍。

不過,這也可能說明了,漢武帝出手太大方了,黃金幾乎都讓他給賞賜光了,從而流入民間,皇室的黃金儲備量才會幾乎全空。

但是,這可能麼?哪個皇帝賞賜,會把家底全部掏空呢?再說,黃金屬於礦產,只要有金礦,就能一直開採,根本不會存在因為賞賜造成的黃金儲備量掏空。

所以,中國歷史上歷來就有一個說法,從漢武帝時期,中國的黃金就出現了大量失蹤的情況。

而後人也有過許多種可能性的分析,曾經做出過數種解釋,但普遍認為,最大的可能就是:流入外國,或者被埋入地下。

這就是中國最為神秘的黃金失蹤之謎,直到今天也沒有人能夠解開它的真相,而現在的黃金,大部分都是後世開採的,也曾有人說,古代根本沒有多少黃金,因為沒有先進的開採技術,那時候所說的金,其實就是指貨幣,或者是黃銅一類的東西。

但這個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歷史的真相,從來就不是我們在史書上就能夠看得清楚的,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出現過無數個讓後世之人為之驚歎的奇蹟,就比如那座宏偉的泰山地宮,還有十幾米高的黃金巨像,如果不是我們親眼所見,誰會相信?

對了,黃金巨像!

我想到這裡,腦中忽然靈光一閃,忙對老潘說:“你說的黃金失蹤,會不會和那個黃金巨像有關,想想看,那黃金巨像起碼也有個幾十噸啊,如果全是黃金,那。。。。。。”

我飛快的在腦中計算了一下,興奮地說:“如果那些黃金有五十噸的話,那就是、那就是十萬斤!說不定,那就是中國古代失蹤的黃金啊!”

老潘又笑了下,卻連臉色都沒變,對我說:“十萬斤而已,別大驚小怪,難道你忘了我剛才說的,漢武帝的時候僅僅賞賜就送出去近90萬斤黃金,這十萬斤也不過是九牛一毛。”

我又算了一下,10萬斤和90萬斤,這還真是九牛一毛,何況古代的計重方式和現在不同,那時候一斤是現在的一斤六兩,如果這樣算。。。。。。

我忽然就有點頭暈了,古代人還真是有錢啊!

一直在旁邊坐著的陸海空,忽然嚴肅的對我們說:“所以,那個黃金人頭其實只是個引子,我們在調查時發現,有一隊疑似青蛇組織的小分隊來到了狼居胥山一帶,所以我懷疑,西漢時期那些丟失的黃金,很可能就在這裡埋藏,因為這裡本就是荒無人煙之處,當年霍去病得到的封賞又極多,但他死後數十年,霍家敗落,那些無數的財寶,雖然部分充公,但仍有大部分下落不明。”

我驚訝道:“難道你們懷疑,那些黃金以及財寶,都被埋在了狼居胥山下?”

陸海空道:“這一點我們還沒有證據,但卻有證據顯示,那些人用一輛大車將黃金人頭運到了這裡,所以我們懷疑,他們很可能是要將黃金人頭也埋在狼居胥山下,由此推斷出,這裡就是一處黃金或者寶藏的埋藏地。甚至就是他們的據點和老巢。”

我這才徹底明白了,原來陸海空這是要直搗黃龍,我不由暗暗佩服他的行事風格和雷霆手段,這短短數天之內,竟然就能摸到對方的老家。

我們說話間,天色便已是漸漸昏暗下來,陸海空站了起來,看看天色,又望了望遠方,對我們揮手道:“時間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