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部分

龍。

說到這裡,時間要再追溯到萬年以前,那時華夏大地的始祖,並不是軒轅黃帝,而是另一個被稱做蠻荒異族的………九黎族的首領,蚩尤大帝。

當然,確切的說,萬年前華夏大地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至於史書,那更是不能相信,因為就連幾百年的歷史,都已經完全被當權者篡改,萬年前的歷史,又有什麼根據可以相信呢?

但這位蚩尤大帝,以及炎黃部落的爭戰,卻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這中間的過程被扭曲了而已,袁天罡當時對武則天說,當時的黃帝其實才是異族,他們本是西部的遊牧民族,進入到中原地區時,和當時河南山東一帶的九黎族發生爭戰。

那九黎族在當時是非常發達的,無論冶金還是工業農業,都並不是現在人所認為的石器時代那麼簡單,史書有記載,當時的蚩尤統治階段,族人早已鍊金為兵,也就是普遍認為的青銅器。

可以說,那時的蚩尤九黎族,比黃帝部落要強大許多,但在那個蠻荒時代,天下並非只有人類一族在作戰,種種異獸也都被列為戰爭武器,這裡面,就包括了做為華夏象徵的龍。

龍的來歷和起源,其實一種被認為是一種傳說,但所有的傳說總是有根據的,就像華夏的龍,在上古之時便是一種異獸,但它們是天之驕子,是華夏大地的象徵,最初的起源,其實便是在崑崙山。

那時黃帝入侵中原,便有這種傳說中的異獸相隨,後來九黎族雖然奮勇死戰,甚至斬殺了許多龍族,但還是被打的節節敗退,一直退守到泰山腳下,這裡,其實也就是九黎族的一處禁地。

因為九黎族歷代王者,就埋葬在這裡。

在最後的一場大戰中,蚩尤率九黎族中的巨人族,擒拿下了華夏祖龍,也就是黃帝帶領的龍族中的首領,將其困殺在泰山地宮之中,以鎮龍木困之。

但後來九黎族也宣告失敗,蚩尤被侵殺,九黎族紛紛淪為奴隸,為了區分九黎族與華夏族,便稱九黎族人為黎民,而華夏族中的有功者,便封賜姓氏,稱為百姓。

這也便是俗語中,黎民百姓的由來,在當時其實是一種階級區分,有姓氏的是貴族,而奴隸是沒有姓氏的,只不過後來同化嚴重,區別越來越小,從此便混為一談了。

只不過,那被九黎族困殺的華夏祖龍,卻無法脫困,即便征服了九黎族的黃帝,也不能做到,於是便只能在這地宮之內,修建龍樓,將祖龍化作的鎮龍木保護起來,並留下玉冊一封,裡面正是能夠解除祖龍封印的九黎族咒語。

但這件事,當時卻無法做到,因為九黎族人魂念強大,所設封印華夏族無人能解,於是只能寄希望於後世,怎奈華夏族之後,華夏大地雖然數次統一,但自商代起,便只奉蚩尤為始祖,並不認黃帝,因此,這個為祖龍解除封印的事,竟然就從此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被淡忘了。

只不過,也並非完全被忘記,歷史上有記載的那十二位封禪的帝王,其中便有為解開祖龍封印,而付出很大努力的人。

第一個,就是秦始皇。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定要交給國家

據《史記。封禪書》記載,公元前219前,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秦始皇,帶著群臣,雄心勃勃的向屹立在東方的泰山進發。

那時秦始皇已經統一了天下,但他卻對曾經的那一段歷史非常清楚,他知道,無論當年成敗如何,那華夏祖龍其實就是中華大地的氣脈所聚集而成,如果祖龍被困,無法脫身,那麼華夏終究將無法獲得永世的安平。

於是他便自稱祖龍,並稱始皇帝,他數次東巡,並派人到全國各地尋求仙蹟,表面看是為追求長生,實際一是為了在各地找尋潛在的龍脈,並將其控制在手中,二是為了尋找破解祖龍封印的方法。

只因,天下龍脈雖多,祖龍卻只一個,他若得祖龍相助,天下群龍得首,自然便可保大秦帝國萬載江山。

後來秦始皇終於登上泰山,但很可惜,他的功德雖然赫赫,卻因殘酷暴政失德,無法解開那封印,最終失敗而回。

但在暗中,秦始皇也想過許多方法,比如利用趕山鞭,驅策群山江河之龍,想用華夏大地各大龍脈力量集合,來解開當年九黎族的封印,喚醒祖龍。只可惜這方法他剛剛開始施展,便遭了天譴,暴病而亡,大秦帝國也只傳了兩世,便匆匆甄滅在歷史長河之中。

其後,又有一位帝王,便是漢武帝,這位幾乎與秦始皇齊名的堂堂大皇帝,竟先後8次舉行了泰山封禪,可以說他也是在泰山封禪次數最多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