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人對同一件事情時常都會有不同的看法,但那並不代表別人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換位思考一下,或許我們就能理解甚至認同別人的觀點。那樣,我們的生活中就多了一團和氣,少了一分怨氣,生活就會更加和諧。

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油放太多了!”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思維,很多生活中的摩擦與猜忌、誤會與矛盾,便能在轉瞬間消融。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待事情,雙方的情感得到溝通,可以讓兩顆心靠得更近,感情更加深厚。

汽車大王福特說過這樣一段話:“假如有什麼成功秘密的話,就是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瞭解別人的態度和觀點。因為這樣不僅能得到你與對方的溝通和理解,而且可以更清楚地瞭解對方的思維軌跡,從而有的放矢,擊中要害。”

我們在工作和交往中,無可避免地會與他人發生一些不愉快的衝突,遇到一些很難調解的麻煩,卻又不知如何去協商。其實,只要讓對方站在我們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設想一番,所有的問題和矛盾都能夠輕鬆解決。有一種最為簡單的辦法,就是詢問對方:“假如您是我,您會怎麼做呢?”

一天,一位設計師精心為客戶設計了一套圖書封面。作品完工後,他拿給辦公室的同事看看,大家都覺得很有創意。可是,當這位挑剔的客戶看到封面後,覺得十分不滿意,他打電話給設計師,讓他再仔細修改一番。設計師傻眼了,幾番冥思苦想後,實在想不出更好的創意。於是,他打電話給客戶,很有禮貌地問道:“我很抱歉,實在想不出更好的點子。如果您是我,您會怎麼做呢?”對方沉默了一會兒,說讓我想想吧。第二天,客戶發覺自己也想不出比這更好的創意,於是欣然接受原先的封面設計。

在與陌生人交往時,我們會因為隔閡與警戒,不可避免地與對方發生衝突。當矛盾發生時,不妨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情,體諒對方,善解人意,就可以緩解雙方緊張的關係。

一年冬天,小張坐火車到北京出差。鄰座的小夥子不時開啟窗戶,把頭探出窗外。小張身上穿得單薄,凍得直打哆嗦。他生氣地對小夥子說:“大冬天的,你開什麼窗戶啊!”小夥子白了他一眼,極不情願地關上了窗戶,沒過一會兒又開啟了。小張正欲發作,坐在他對面的一位老人和氣的勸道:“年輕人,你要注意安全啊,把頭探出窗外是很危險的。冬天風大,要是被吹感冒了,在車上會很難受呢。”年輕人聽後,立馬關上了窗戶,一路上再也沒有開啟過。

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讓別人感受到你誠摯的關心,往往能夠迅速消除隔閡與對抗,化干戈為玉帛。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30。 社會角色轉換定律

社會角色轉換定律: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

一次,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和丈夫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丈夫阿爾伯特親王怒氣衝衝地離開臥室,奔向書房,“砰”的一聲,重重地關上房門。女王來到房門前,大聲呵斥:“開門!”丈夫問:“你是誰?”女王氣勢洶洶地回答:“我是英國女王。”屋子裡沒有任何反應。女王又敲門,聲音柔和了一些,說道:“我是維多利亞。”裡面仍然悄然無聲。最終,女王以極其柔和的聲音輕輕地說:“親愛的,開門,我是你的妻子。”話音剛落,房門開啟了。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需要扮演很多不同的社會角色。隨著時間和場景的轉換,一個人的社會角色也要隨之發生變化,這便是“社會角色轉換定律”。“角色”本是戲劇中的名詞,指演員扮演的劇中人物,後來被引入社會學;“社會角色”代表著每個人的社會身份,反映了每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在人際關係中的位置。

在生活中,每個人的角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他角色聯絡在一起的。人在一生中會扮演多種截然不同的角色:在父母面前是孝順的兒子,在妻子面前是體貼的丈夫,在兒子面前是博學的父親,在朋友面前是仗義的哥們兒,在老師面前是勤奮的學生,在領導面前是信賴的下屬,等等。

角色不同,看人的角度也會發生變化。一位姓王的教授在學生們眼裡平易近人,富有內涵,深受同學們的尊敬;然而,他在同事們的眼中卻是一個咄咄逼人、得理不饒人的形象。這兩種看似全然不同的形象其實都是正確的。同學們站在學生的角度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