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得特別精確,音樂的確像哥特搖滾中灰暗而尖利的力量刺激著我的感官王國。但結婚生子、贍養父母全都因為愛。音樂也是因為愛。很多音樂在表現憤怒,他們憤怒是因為他們愛。我是那種用愛來解釋一切的人,所以我不覺得音樂帶給我的敏銳性會隨著我越來越具體的世俗生活而消失。當然我這麼說有點一相情願,生活總是以最快的速度向前,青春是最容易消逝的,而與青春有關的一切也將隨之消逝,這是為什麼我這麼迷戀我的主題“殘酷的青春”。三年的海洛因生活給我帶來了什麼?什麼也沒有,除了青春的快速消耗。海洛因就是自己,自己的世界,自己待著,無所謂自己是誰。海洛因是超級垃圾。我們的青春在迷之中。我迷糊地走到今天,也才有了一本不清不楚的《糖》。但我相信我的寫作非但是即興的,而且是即時的,是一種行動。
3:在音樂、生活、和作家作品這三個元素中,哪一種更直接地引發了你的寫作?亨利·米勒的作品、垮掉一代的作品、六十年代的迷幻搖滾對你作品中的人物素材有影響嗎?他們的行為方式是簡單的模仿嗎?
答:我的生活直接引發了我的寫作,我的生活有很多問題,我的生活一直有音樂,但我沒有搞音樂的才能,所以我寫作。亨利我只看過幾頁他的《黑色的春天》,我覺得他是天才,天才寫的小說我暫時不看。太年輕的時候看天才的書會導致一知半解的無意識模仿,或者會拼命摸天才的屁股而認為自己也是天才。除了艾倫,我沒看過任何垮掉一代的作品。我特別喜歡六十年代迷幻搖滾,他們對我有特別的意義,他們帶著一種啟示和安慰的力量照亮了我的祈禱。
4、你怎樣看待60年代以後西方文化對90年代末中國搖滾文化的影響?
答:沒有西方文化的影響,就沒有中國搖滾的今天。但可能會有更酷的中國搖滾。搖滾並不是西方的搖滾,有人的地方就有搖滾精神,重要的是精神,是情感,比如我一直認為秦腔就是中國的布魯斯。我特別討厭那些人總是說搖滾是西方的,這種說法特別狹隘。隨著科技的發達,中西方青年文化差異會越來越模糊。不過說到底我對這種問題也沒什麼興趣。
5、你對中國現在的“朋克音樂”是怎麼理解的,你認為它是否是一種簡單的發洩或是一種個人膨脹主義EXPANSIONISM?它是一個必然出現的文化產物嗎?在這個意義上說,你經常感到壓抑嗎?哪怕你的個人生活十分如意完美,歌舞昇平,你仍舊感到壓抑嗎?
答:我喜歡中國的“朋克音樂”,我喜歡是因為一些音樂以外的原因。我覺得中國的“朋克音樂”什麼也不是,這正反映了我們的生存狀況,所以我喜歡。我不認為它是一種簡單的發洩,否則可以幹別的,膨脹是必要的,我們必須膨脹。朋克是可愛的,朋克精神是必然和必須的,朋克音樂永遠不會消失,但如果一個人老做朋克也挺不長進的。我經常感到壓抑,這和我個人生活如不如意無關。這和我是不是朋克無關。壓抑是因為困惑。搞不懂。想不通。真理在彼岸。所以我們會壓抑。
6、你認為寫自傳體的作家就是一個真實的作家嗎?
答:什麼叫真實?我覺得一個能始終面對自己的作家是一個真實的作家。這需要勇氣和智慧。我不是一個自傳體作家。希望以後能做一回。那得等到我成為一個赤裸的作家以後。但是一個自傳體作家就是一個真實的作家這說法也不對。有很多自傳體作家是在扯蛋。有的甚至把沒有的事寫出來並說這是自傳體小說,這種人是最可憐的,用虛榮來玷汙文學。
7、雖然從文字上看你是天才,但真實的寫作需要勇氣、不虛榮、堅持,你認為你一生都能做到嗎?如果有一種力量阻攔你的創作,你認為它會是政治嗎?
答:我不是天才,我創造了我自己的風格,但我絕不是天才,我知道天才是什麼樣的,我不是。一般都是知識分子喜歡說我是天才。
真實的寫作需要勇氣、不虛榮、堅持,你說得特別好,但是還有一點,寫作需要神靈引領,寫作需要神靈賜於契機,真的。如果有一種力量阻礙我的寫作,我想這一定是緣分。
8、你的文字殘酷、冰冷,你贊同這種說法嗎?在寫作中“讀者”作為一種字眼,他們會影響你在寫作時的連貫性嗎?你認為你的作品是寫給自己和少數人看的嗎?
答:同意。當然不會。沒想過為什麼人寫作,沒想過是少數或多數,我只想表達,我對溝通沒興趣。我猜我的讀者肯定不在圖書館裡。因為我是在街上晃來晃去長大的。
9、性在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