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穩地落在了地面上。
“亢龍有悔,這一招真正的要義,並不是在力道上留餘地,也不是在接觸的一剎那收回部分力道,而是以全力打擊,在擊中對方的一剎那間,心中要有‘悔過’之意境,力道似收而不收,心隨意轉,心境上留有餘地便能招招相扣!這便是泰極否來,否極泰來!”
已經負手而立的方傑,心中久久難以平靜,回味著剛才從《易經》中所領悟到的掌法意境。
----
(居然修改了全勤獎制度,也沒知會一聲,這個月又沒全勤獎了……受此影響,這個月仍然3ooo字一章,從下個月開始,每天一更,每更5ooo字,多餘的存稿留作下下個月,達到每天1萬字更新的度,以保證全勤獎,特此說明……沒辦法,2萬收藏,前兩個月的稿費加起來卻還不到8oo塊錢,各位若是還有點良心的話,就請多支援一下正版
第五百三十三章 降龍十八掌之飛龍在天
五百三十三章降龍十八掌之飛龍在天
“佩服佩服!沒想到亢龍有悔這一招能在師弟手中揮如此強大的威力,師弟之悟性實乃我丐幫第一人!”
見到方傑居然打出了這樣的效果,身為npc的梁長老十分人性化地將方傑誇讚了一番,而方傑倒也絲毫不掩飾自己心中的喜悅,笑著應承了下來。
雖然降龍十八掌只領悟了一招,但對方傑來說,影響是巨大的,以前他只認為,遊戲是死的,資料是死的,招式是死的,這些都是硬性設定,不由人意志為轉移的,1點臂力的拳頭絕對不是1點臂力的拳頭所能承受的,這便是遊戲資料上的硬性規定。
而如今方傑現,事情遠遠沒有自己所想的那麼簡單,因為人是活的,心是活的,不同的人,對武學領悟的境界層次不同,將會產生巨大的差距,而這種軟性標準,實在無法用資料來評測,不是說先天悟性達到1萬點就能領悟某種境界,關鍵的,還得看玩家現實中的悟性和能力。
亢龍有悔這一,上官浩然學過,紅七也學過,其他長老也肯定學過,既然學過,自然是領悟了其中的精要,不過對於一般人而言,也就到此為止了,除了按部就班地將這一招熟練度練起來,再銜接其他招式之外,再無長進。
而方傑則不同,人家只領了出招之後收回七分力道的亢龍有悔,方傑卻是十成力道打出亢龍有悔之後,還可以繼續連招,這其中的意義是巨大的了在招式威力上是一般人的三倍之外,還能達到“有悔”的效果,繼續施展其他招式!
—這便是“有餘盡”和“否極泰來”兩種意境的區別個是留有餘地,為下一招做準備,一個是不留餘地全力之後否極泰來,只是在意念上存留一分悔意,為下一次攻擊做好心理準備種境界孰高孰低,一目瞭然!
方傑之所以這麼輕易地就領悟了亢龍有悔的至高境界,自然源自於他對易術有著深刻的理解,而這種理解絕對不是常人那種膚淺的運用。
“否極泰來”這四個字人都知道,也經常掛在嘴邊,但境界層次,或說思想層次,絕對不是說別人告訴你是什麼樣的,你就能立刻能上升到那種層次和1+12種數學題有著本質的區別,套用一句話便是“不懂就是不懂了你也不懂”,如果沒有對《易經》的深刻理解有深厚的閱歷,沒有豐富的人生經驗本不可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奧義。
就拿“亢龍有悔”這一招來說。算現在方傑跑去告訴紅七。這一招應該掌握“否極泰來”地意境。恐怕紅七就算再練個十年也未必能領悟出來。所謂門道門道。門好進。道卻不是那麼好把握地。看著簡單。聽著清楚。自以為明白。真正要在一念之間準確地把握住。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地。
“恐怕洪七公和蕭峰。也只是停留在了‘餘不盡’地境界上吧……”
方傑笑了笑。他當然不會無聊地拿自己跟地人物對比。只是因為日後要想學另外幾招降龍十八掌。必然會跟洪七公對上。如果對方地境界僅僅只是‘有餘不盡’。那麼方傑地勝算便大了幾成。即使硬碰硬。方傑也依然不懼!
收回心緒。方傑掃視了一圈。現不知道什麼時候。梁長老已經悄悄離去了。而被他擊飛地練功銅人也已經消失不見。顯然。比較摳門地遊戲系統並不想再給方傑免費提升招式熟練度地機會。
遲疑了半秒後。方傑決定先把亢龍有悔這一招地熟練度練起來。至於其他地招式。以後再學一樣。畢竟剛剛領悟了一絲境界地他急需加深那種否極泰來地意念。讓這種感覺深深地刻在腦海裡永遠不會忘掉。
離開丐幫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