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半年前,我就聽我媽說,黃瓊生他爸和他媽離婚了,他爸又調回來,他跟了他爸,前幾天我還看見他在高一(2)班,聽說還是數學代表呢!”吳曉雁笑眯眯地回答。
高一(2)班是重點班,也是民族班,就在高一(1)班對面。柳鳳凰不由地望了望對面。正是課間休息時間,幾個男生在對面的走廊裡嘻嘻哈哈打鬧著,其中一個男生探頭探腦地時不時看過來。
吳曉雁也看見了,趕忙附在柳鳳凰耳邊說:“呀!那個老是往這兒看的男生,就是黃瓊生呵!”
柳鳳凰定睛一瞧。五官雖非常具有雕塑感,舉止尚算斯文,但個子在同齡男生中並不高,一向喜歡瘦高型男生的柳鳳凰對黃瓊生更加沒了興趣。
結果,星期五晚上8點鐘,柳鳳凰根本就沒赴約。倒是吳曉雁,嚷嚷著柳鳳凰太沒人情味,自己去見了黃瓊生,然後不知道怎麼回事,吳曉雁和黃瓊生再也沒提過這事,柳鳳凰也懶得問。因為,那時,柳鳳凰全副心思都放在一個叫崔大志的男生身上。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引子2:相約末來約會的男人
崔大志不是柳鳳凰的同學。
柳鳳凰認識崔大志,來源於一個故事。
一天晚上,柳鳳凰的父親柳傳志遲遲末歸,柳鳳凰和母親江心月在客廳裡等父親歸家時,江心月突然心血來潮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江心月的一位女同學,就叫她小王吧,故事大致內容如下:
小王是一位學習成績很優秀的女同學,故事發生的時候,她正念高中一年級。有一天小王很無聊,一無聊就想找事做。於是,她突然發其想,在中國地圖上找了中國最北的一個縣,然後給這個縣的某個學生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大致介紹了一下小王自己的情況,未尾是想和收到這封信的人交個朋友。
但是,寫完信後,小王才想,具體收信人是誰呢?
小王想了半天,終於想:一個縣城,肯定有第一中學,第一中學裡肯定有與她同年齡的學生比如高一學生,一個年級裡肯定有坐在第幾排第幾位的同學。所以,小王就按照這個思路,把具體收信人定位為:“黑龍江省**縣一中高中一年級**座位”。
然後,小王寄出了那封信。不過是無聊時做的一件事情,小王沒有當真。但是,兩個星期後,小王收到了一封黑龍江的來信,來信者是一位與小王同年紀的男學生。後來,小王和黑龍江的這個男生成了筆友。
柳鳳凰的母親說到這裡,柳鳳凰的父親柳傳志回來了。柳傳志嚷嚷著肚子餓壞了,江心月見狀,趕緊中斷故事,起身給丈夫做雞蛋麵。
後來,關於這個故事的最終結尾,柳鳳凰再追問母親時,江心月回答:“從此小王和黑龍江那位男生的友誼天長地久了!”
柳鳳凰不知道母親說的是真是假,但是,這個故事在她的心裡激起了千層浪。
那時候,柳鳳凰念中學的時候,還沒有電腦、網路、QQ之類的,對外面世界所知甚少,但不妨礙她對外面世界的嚮往。於是,當晚,柳鳳凰如法炮製,分別在中國地圖上選出了三個地方,很認真地分別寫了一封信,第二天一早上學途經縣郵電局時,把這三封信丟進郵筒中。
這三封信寄往的地方,分別是:北京、廣州、河南鄭州。
柳鳳凰為什麼要選它們呢?
柳鳳凰想:北京是首都,理所當然要選它;廣州是當時中國最開放最富裕的地方,她想有錢人好,於是選它;河南鄭州是中原,中國的心臟部位,所以選它。
信寄出去後,柳鳳凰也沒有抱很大的希望。但是,發生在小王身上的事情,在柳鳳凰身上同樣發生了。
一個星期後,柳鳳凰收到一封河南來信,來信者就是河南的一位男中學生崔大志,信中還附上了一張相片。
相片中的崔大志,年齡看似與柳鳳凰相仿,濃眉大眼、高個子,還是挺英俊的。
柳鳳凰欣喜若狂,立即回了信。一個星期後,崔大志又回了信……
崔大志的每一封信,大多有三、四頁紙,按照字數來算,每封信大約有七、八千字。崔大志在信中談理想、談家人、談學校、談成績,甚至談他暗戀的女同學。
因此,柳鳳凰認為崔大志是一個非常好的筆友,不知不覺地,她每次給崔大志寫回信時,也大多有二三頁紙,內容大致與崔大志的信中內容相回應。也因此,每天學習完後,給崔大志寫回信佔用了柳鳳凰很多的時間,她根本就沒心思去理會比如像黃瓊生這種貌不驚人的男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