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你能平定南方叛亂。朕便賜你將功贖罪。以前地罪責便既往不咎了。”

丁淮這次來到洛陽為地就是靈帝地這句話。沒想到這麼簡單就到手了。丁淮急忙再次跪下叩首道:“多謝陛下隆恩浩蕩。願陛下仙福永享。壽與天齊。”丁淮一激動。將《鹿鼎記》地話也用上了。

靈帝一聽,樂了,這個年輕人的嘴還真會說話,於是道:“好了,賜你平身,起來回話吧。”

丁淮急忙再次叩謝,然後起身。

靈帝繼續道:“雖然在外漂泊數年,甚是艱辛,卻也將汝造就成了我大漢的棟樑之材。朕曾聽說汝曾拜當世三大仙人之一的左慈道長為師,學藝三年,文武雙全,今日可願在這大殿之上(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拾陸K文學網)表演一番?”

丁淮聽到靈帝的稱讚,心中得意,口中卻連稱不敢。

對於丁淮年紀輕輕就懂得謙虛,靈帝似乎十分欣賞,點了點頭,道:“今日,朕便命你當廷舞劍一回,賦詩一首,不知你能否做到?”

丁淮聽到靈帝這句話,心下便明白了,原來皇上並不相信自己,而是要當場考驗,於是躬身道:“草民願意一試。”

這時,靈帝微一擺手,便有一名太監下來,遞上一把寶劍。

丁淮雙手接過,一拔出鞘,直覺有一股冷氣迎面撲來。仔細一看,只見劍身晶瑩雪亮,劍仞鋒芒,丁淮不禁暗讚一聲:好劍。

靈帝見到丁淮似乎對此劍頗為賞識,便道:“若是你能劍舞圓華,詩驚滿堂,令朕和百官滿意,朕就將此劍賞賜給你。”

靈帝的話音剛落,百官均是大驚,就連張讓等人也感到吃驚。原來這把劍乃是一柄上古寶劍,名叫:太阿劍,此劍鋒利無比,削鐵如泥。景帝朝的時候,曾經以這把劍作為上方寶劍使用過,一直到今天,可以說是國寶之一。

今日,靈帝竟然一開口便想將這把劍賞賜給丁淮,根據平日靈帝吝嗇的性格,不能不令人吃驚,雖然現在還不知道丁淮的表演能否令靈帝滿意。

其實,靈帝在說出這句話之後,馬上就後悔了,靈帝一生精於算計,賣官賣田,向來都是有賺無賠,並且靈帝一生賞賜有功之臣的次數都很少,賞賜之物也不是什麼奇珍異寶,何曾象今日這樣大方過。

然而,君無戲言,既然話已說出,收回是不可能了,靈帝也只有盼望丁淮的表演不能令自己和百官滿意了。但是丁淮哪裡會知道靈帝心中有這麼多的想法,謝恩之後,便退後三步,挺劍而立,大有氣吞山河之勢。

朝堂內的武將們紛紛暗暗點頭,看來此子確實經過高人指點。丁原在百官列中看到兒子的表現,心中更是欣慰,今日可算是大大露了臉,同時也在擔心兒子能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作出讓皇上和百官滿意的佳作來。

其實,這把寶劍要不要對於丁原來說並不重要,在像丁原這樣的高層官員來說,面子問題卻是至關重要的。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若是丁淮真的不能當場賦詩,很可能會被皇上認為是虛有其名,雖然不會有被殺頭的危險,以後卻也不會再得到皇上的信任。對於丁原這樣的忠臣而言,失去了皇上的信任,比丟了性命還要可怕,所以丁原現在已經是滿頭流汗,衣衫全透了。

而此刻的丁淮也開始慢慢地一步一步向後退,同時腦中也已經閃過了數十首古詩詞,當退到第五步的時候,丁淮早就已經選好了一首,就是李白的《俠客行》。五步也是丁淮刻意選擇的,三國時期有曹植七步成詩,自己只用五步,少了兩步。

於是,丁淮一邊舞劍一邊頌詩: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閤下,白首太玄經。

當丁淮唸完最後一句“白首太玄經”的時候,這一輪劍正好舞完,丁淮便收劍站立,等候滿堂的喝彩和掌聲。

果然不出丁淮所料,雖然沒有掌聲(朝堂之上誰也不敢鼓掌喧譁),但是驚歎之聲卻是充滿了整個朝堂,靈帝的心中更是又激動又難受,如果說只是單憑外面的傳說和平定南方兩郡的戰果,靈帝當然不會完全相信,剛才讓丁淮當場賦詩舞劍就是這個意思。

但是,此刻親眼見到、親耳聽到丁淮在這朝堂之上五步成詩的精彩絕倫和猶如行雲流水的劍術表演,靈帝心中的那一點點懷疑也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