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讚許。”
譚縱聽了也不說話了,只是點點頭,等這陸生進門去了,這才轉身走了。
陸生雖然只是來看家護院的,但自然不可能像是守衛譚縱一樣在門外面站崗放哨,卻是在院子裡守著。而按陸生的說法,黃*瑤除了方便外,就連飯都是懶得做的,還得他去外面買回來端道房門口*交給黃*瑤——雖然譚縱和黃*瑤雙方都沒個說法,但兩個人的關係經過那些圍觀群眾的宣揚,特別是早上的這場官司,卻是已經傳開了,而衙門裡的更是人人皆知。
只是大夥都知道頭一天文家門口發生的事情,因此也不會有人覺得譚縱行為不妥。
“早就讓你出來買些糧食,偏偏你不肯。這回好了,米價足足漲了兩成。好在城南姚家的雜貨鋪子裡的米價好像還沒漲,你快隨我去瞧瞧,若是沒漲的話定要買些米存起來……”
聽見身邊走過的這對中年夫妻說起米價漲了兩成,譚縱不由地就停下了腳。
柴米油鹽醬醋茶裡頭,米當之無愧是第一。可聽這對夫妻所說,這米價竟然陡然間漲了兩成起來,不用說肯定是因為無錫遭劫的緣故。只是聽那些公人所說,當日山越人出城時,雖然也趕了幾輛大車出城,但上面裝的卻多是山越人從城內各家敲詐來的金銀細軟等物,卻是對米糧沒有過多的搜刮。
因此,若說無錫縣內米糧缺乏而漲價,譚縱是決計第一個不信的。況且,所謂蘇常熟、天下足,這蘇州府本就是產糧的重地,即便無錫縣的糧食被劫了,可只要從其他縣的存糧裡調糧過來就成,又怎麼可能因之漲價。
而即便是縣裡的糧食被全數劫走了而漲價,也決計不可能漲到兩成之多。畢竟這一地缺糧,卻不是天下饑荒,兩件事根本挨不著。
“大人?”邊上的王坤雲卻是心眼剔透的,看見譚縱的臉色就知道他是在為了剛才那對擦肩而過的夫妻說的話而引起了思考。因此便出聲請示,詢問要不要將人追回來詳加詢問,也免得譚縱一個人想的傷神。只是譚縱卻是果斷拒絕了。
“該是有人想趁機在米市上撈一把。”譚縱卻是自己做了判斷。
回到客棧後,譚縱依然在為米價上漲的事情略有些擔憂。譚縱卻是記得,在後世時,這米價一漲,基本上市面上什麼都得漲,便是不想漲的也得跟著漲上去,這本來就是經濟學上的一個必然規律。
只是如此一來,這無錫縣卻是容易生出問題,甚至容易引起市面上的恐慌。而這個時候,就需要朝廷出面來安撫群眾了。
“只是……”譚縱皺起了眉,心裡忍不住就起了許多的憂慮,便是連端到半空已經放到嘴邊的茶杯都被他放了下來。
透過這幾天的接觸,譚縱已經看清楚了。和他預想中的差不多,這林青雲是一個真正的官迷,看似勤政愛民,但實際上卻是個被官帽子遮住了眼睛的人。
當初領著無錫縣的公人出縣城與自己為難,是為了解救閔欣拍閔志富的馬屁——雖然林青雲有後臺,但閔志富卻是他的頂頭上司,每年的政績考核上可是還要這位寫評語的。而那天晚上又是提前給譚縱一行人租好小院,又是特意設宴也是為了與譚縱拉好關係。
如此種種,實在是讓譚縱看的搖頭。雖然官場上是講究個結善緣、拉關係,但在政事相對務實的大順朝裡頭,特別是有官家作表率的情況下,卻也需要一地的主管自己務實一點,而不是做官面文章。
所以,這林青雲這幾天實在是有些走岔了路,如果他能一心一意的把無錫縣整頓好,再加上阻擊山越人於城外的功勞,只怕升官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可是,如果他在無視民間可能存在的隱患,繼續一門新宿去鑽營的話,只怕到時候功勞撈不著,還得落下不少不是。要知道,趙雲安可是就在南京城裡頭坐著。
一旦被這位有些理想主義思想的王爺看進了眼裡,只怕想要翻身的話就難了。
譚縱正想著,外面卻是終於傳來了腳步聲,隨後便是秦羽說話的聲音。譚縱便知道,應該是蓮香逛街回來了。
果不其然,蓮香一馬當先的走在前頭,後面跟著兩個不知道哪家店鋪派來的小夥計,都是十三四歲的年紀,長的很是眉清目秀的。只是兩個人也不知道走了多遠的路,雙手各捧著一大摞的盒子顯然也吃力的很,等進房的時候額頭上滿是汗水,臉色都有些變了。再後面卻是秦羽提了點東西進來,先與譚縱見過禮,再將東西放下,這才退下去了。
等兩個小夥計放好東西,蓮香這才取了十幾枚銅錢算是打賞。譚縱看著這一大堆的東西,卻是好奇道:“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