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結了下來,陳東明知道遊洪昇在京城裡靠山,因此一直將對遊洪昇的仇恨埋在了心底,隱忍不發,趁著趙永恩倒臺,猛然發力,使得沒有了依仗的遊洪昇落了一個悲慘的候補命運,仕途黯淡。
陳東明在心中恨不得殺了遊洪昇,遊洪昇不僅使得陳光義發配到北疆那種苦寒之地受罪,更使得陳家丟盡了顏面。
不過,陳東明很清楚,與其暗中除了失勢的遊洪昇,不如扼殺了遊洪昇的仕途,這樣的話將會時侯躊躇滿志的遊洪昇生不如死,更能一解其心頭的怨氣。
作為候補官員,陳東明不得不回京城等待吏部的出缺,與前幾次回京城不同,沒有了趙永恩,他發現面對的人和事情來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原先那些對其笑臉相迎的吏部官吏對他一副愛搭不理的樣子,而且京城裡的一些故舊也紛紛讓登門拜訪的他吃了閉門羹,這使得游鴻明嚐盡了世態炎涼,體驗到了人情的冷暖。
為了獲得實職,遊洪昇在京城裡一等就是四年,他在長沙府時為官清廉,秉公執法,雖然在百姓中享有很高的聲望,但是卻沒有多少錢財,為了疏通吏部的關係,早日獲得實缺,不得不咬牙賣掉了家裡的房屋和田產,可結果卻令其無比的沮喪,他的錢雖然花出去了,但是卻依舊要等待補缺。
後來遊洪昇才知道,他之所以沒有獲得實缺,一是因為陳家從中作梗,二來就是他給吏部那些官員送的錢太少了,人家根本就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只不過是敷衍他而已。
京城的消費原本就高,再加上游洪昇有老婆孩子要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