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放食物的二狗說道,看樣子這些人好像已經餓了許久,恐怕現在最感興趣的就是飽餐一頓。
二狗聞言,立刻給那兩家災民盛了飯菜,兩家災民對譚縱是千恩萬謝,蹲在那裡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你們湖廣哪裡人?”趁著他們吃飯,譚縱走過去,笑眯眯地問其中一名五十多歲、頭髮花白的老頭。
“稟公子,我們是長沙府的。”那名老頭見譚縱衣著光鮮、氣勢不凡,連忙領著家人衝著譚縱跪了下來,“感謝公子大恩,如果不是公子的話,我們可能就要餓死了。”
“老人家快起來,京城裡樂善好施的人家多了,本公子不過是湊巧趕上了,區區小事,不足掛齒。”譚縱聞言微微一笑,上前扶起了那個老頭,不動聲色地問道,“去年聽說湖廣鬧了旱災,可朝廷不是已經下撥了賑災糧款,老人家怎麼還會來到這裡?”
“賑災的糧款早就被那些當官兒的給貪了,哪裡還有我們老百姓的活路。”不等那個老頭兒開口,一名站在老頭身後的十七八歲的小夥子忿忿不平地說道。
“不得胡言亂語。”那個老頭聞言,扭頭瞪了那個小夥子一眼,隨後笑著向譚縱說道,“小孩子不懂事,整天就知道發牢騷,公子千萬別往心裡去。老漢是裁縫,聽說京城是天下最繁華的地方,所以帶著家人來京城裡討生活。”
被老頭這麼一瞪,那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頓時不說話了,耷拉著腦袋站在了那裡。
譚縱感覺老頭沒有說實話,隱隱約約似乎有什麼隱情,他也沒有追問,與老頭兒閒聊了幾句後就起身離開了。
“緊趕慢趕,還是來晚了。”老頭一行人吃完飯後,再度向譚縱拜謝,他們剛準備離開,遊洪昇快步走了過來,笑著向譚縱拱著手,他知道譚縱今天要在這裡佈施,因此一忙完翰林院的事情就往這裡趕。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章逾之和李延年等驛館裡的“難兄難弟”都已經被清平帝派到了大順的各地,擔任了地方上的實權官員,就像一顆顆釘子一樣嵌在了大順的地方勢力體系中,背靠著譚縱,一個個揚眉吐氣,意氣風發。
現如今,原本熱熱鬧鬧的驛館冷清了下來,只有遊洪昇依舊住在裡面,協助京城漕運司衙門的人籌建江南漕運司。
至於江南漕運使一職,在外人看來已經非遊洪昇莫屬了,因為江南漕運司的人員幾乎全部由遊洪昇圈定,也就是說,等過了年遊洪昇又要提升一級,從副五品的翰林院侍讀成為正五品的江南漕運使,升官速度之快令京城裡的那些官員們為之乍舌,是既嫉妒又羨慕。
“你……你是遊太爺?”當看見遊洪昇的時候,老頭不由得停下了腳步,仔細打量了遊洪昇一番後,一橫身攔在了他的面前,試探性地問道。
第五百三十八章 湖廣亂局
第五百三十八章湖廣亂局
“你是……”遊洪昇本來沒有在意老頭等人,不過老頭這麼一開口,他頓時停下了腳步,有些愕然地望著老頭。
遊洪昇當年在瀏陽縣任縣令時,由於公正廉明,修橋鋪路,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因此被被當地的百姓敬稱為遊太爺,自從離開了長沙府後,他還從沒有聽人這麼稱呼自己。
“遊太爺呀,小老兒終於找到你了。”老頭見自己沒有認錯人,立刻雙腿一曲,跪在了地上,衝著遊洪昇嚎啕大哭起來,“遊太爺,你可要給鄉親們作主呀。”
老頭這麼一跪,跟在他身後的那十幾個人也紛紛跪了下去,哭聲一片,使得附近的人不明所以,紛紛扭頭向這邊張望。
譚縱這下可以肯定,老頭等人這次來京城,必有隱情,一定與湖廣的旱災有關,不便在大庭廣眾下訴說,於是不動聲色地向遊洪昇使了一個眼色。
遊洪昇會意過來,攙扶起老頭,帶著他們去了驛館裡。
“這是怎麼回事?”望著離開的遊洪昇和老頭一行人,趙玉昭來到譚縱的身旁,小聲問道。
“可能與湖廣的旱災有關。”譚縱聞言,低聲回道,“這些人千里迢迢來這裡,看來湖廣那邊出事了。”
“湖廣?”趙玉昭的雙目頓時流露出驚訝的神色,她可是聽說了湖廣去年旱災嚴重,如果出事的話,那豈不是要餓殍千里?
對於湖廣的事情,雖然譚縱心存疑惑,但並沒有操之過急,而是等到下午在南城佈施完畢後,這才和趙玉昭趕去了驛館。
遊洪昇已經將老頭一行人安置在驛館裡,反正驛館裡現在沒什麼人,有的是空閒的房子。
“公主殿下、大人,湖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