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沒有辦法了才來的。”
孟遠沒理會莫莉的解釋,“今天我被公司辭了……”
莫莉聽到這個訊息,反倒有些興奮,“今天我也不幹了,那家飯店的老闆總想打我的主意!我看咱們還是一起賣烤毛蛋吧!”
第十四章
莫莉一直非常懷念和孟遠一起賣烤毛蛋的那段日子。
雖然只是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但她卻認為那是自己這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每天晚上,華燈初起,和心愛的人一起為了生計而忙碌,彼此關懷,彼此照顧,是多麼愜意的事,苦也好,累也罷,在心中卻永遠是甜絲絲的,可以說,這是她有生以來最快樂的日子。
莫莉的童年跟其他農村的孩子基本一樣,在無憂無慮的村舍農田間青翠自由。
她六歲的時候,生產隊把地分到了各家各戶,於是她就跟著父母一起下地去幹活。當然,她基本上什麼都不會幹,只是在地頭上亂跑,但那野綠的小草和大小的螞蚱帶給了她無數的快樂。
父親種地是把好手,母親也是持家的模範, 那時候,真個是男耕女織,一家其樂融融。但有一點讓莫莉一直感到不解,就是父親從來沒抱過她,也不和她玩,每次她去父親那兒撒嬌時,總是被一把推開。慢慢的,莫莉對父親就多了許多畏懼。好在是母親待她非常好,視為掌上明珠,好吃好喝的都是先緊她來,不管年成怎麼樣,每年都會給她做件新衣服。母親是能當父親的家的,家裡的大事小情、人情往來,都是母親來操持,父親只管幹活,天天晚上回來就著碟鹹菜,喝上一茶碗酒,別的啥也不管。只要莫莉不去糾纏他,他也不會來找她的麻煩。其實父愛對莫莉來說也不重要,小孩子很少會想這些,特別是農村的孩子。她依舊是和前院的二小子一起玩過家家,和後院的三丫頭一起跳皮筋。
然而這種無憂無慮的生活隨著弟弟的降臨嘎然而止了。首先是父親開始主動找她的麻煩,一會兒讓她幹這兒,一會兒讓她幹那兒,稍不順眼,非打即罵。母親雖然還是盡心迴護著她,但無奈還要用更多的精力去照顧還在襁袍之中的弟弟。
不久,前院的二小子和後院的三丫頭都去鎮裡的中心小學去上學了,莫莉沒了玩伴,也吵著要上學。可每每這個時候,就會招來父親帶著酒意的巴掌,他總是說:“一個野丫頭,上什麼學!”一到這時候,母親就要和父親吵,父親吵不過母親,就一個人跑到院子裡去抽悶煙。父親一走,母親就開始抱著弟弟哭,莫莉也漸漸開始懂事了,也就再不敢提上學的事了。這樣的日子一晃就是兩年,莫莉已經十歲了,她也徹底沒有上學的念頭了,她開始學做飯,學做家務,農村婦女的舞臺就是鍋臺前轉到鍋臺後,她就必須要學著做這些。
突然有一天,母親帶著弟弟從邊城回來,進門就喊:“小莉,收拾收拾,準備上學去。”
那一刻,她呆住了,手裡的面瓢也失手掉在了地上。後來她長大了才知道,母親那次是帶著弟弟去邊城的醫院做檢查去了,弟弟被醫生確認為先天性智障。於是十歲的莫莉揹著母親親手給她縫製的書包,裝上三丫頭用過的課本就開始到鎮上的小學上學去了。
六年後,小學畢業,父親說:“一個女孩子家,讀幾天書識幾個字就不錯了,不用再念了。”母親卻不同意:“現在這世道,不讀書肯定是不行了,老二都那樣了,還是讓小莉多讀兩年吧!讀到哪算那哪兒。”
就這樣,在母親的堅持下,她到了縣上去讀初中,因為離家太遠,就住校了。當然,學校的條件還不如家裡,十八個女孩子睡在一個大炕上。她上學上的實在是太晚,因而比同班同學大了不少,也比他們更懂事,她學的很努力,很用功,老師也很喜歡她,經常給她開小灶。三年後,她中考考了全縣第五名,被邊城一中錄取了。母親笑了,父親卻皺起了眉頭,“別唸了,一個女孩子家,念什麼高中呀,好好在家乾點家務,難道還要上大學?”但母親最終還是說服了父親,她帶著母親給買的新書包,穿上了母親親手給她縫的新衣裳,走進了邊城一中的校門。
她剛入高中,家裡的地就被一個開發太白山的公司給徵走了。沒地種了,父親就去了一個小煤窯挖煤,挖煤雖說很苦,但收入比種地是高多了,這從母親每個月給她的生活費裡就能看出來。莫莉的生活條件比以前是強多了,但她的學習成績卻明顯下滑,她感到學的很吃力,很多東西她理解起來總要比別人慢幾拍。女生在高中走下坡路這一中國教育的怪象在她身上有明顯的體現。二年級,開始分文、理科,她選了文科,她覺得這比理科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