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主辦方召開了電影學術討論會,主題定為“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電影”,萬小虎也被受邀參加。從上午9點鐘開始,輪番討論了“全球化趨勢下中國電影的文化生存背景”、加入wto後“中國電影的經濟生存背景”、“高科技與電影”及“中國主流電影如何與世界接軌”等諸多命題。
全球化趨勢下中國電影的文化生存背景,這個問題討論時,主要是幾位老專家,互相噴吐沫星子。萬小虎和張揚等幾個年輕導演,正襟危坐,不時的點頭,然後再露出欽佩、驚訝、讚歎等等不同的表情。
加入wto後中國電影的經濟生存背景,這個問題,萬小虎被老專家們點名,要他說一說。萬小虎就謙虛的表示,自己是來虛心學習的,對這個問題,現在還做不出來太多建議。老專家們很滿意萬小虎的態度。
讓你說話,可不是真讓你發表高見的,主要是為了表現民主。然後,看,中國電影還得靠我們這些老人來帶路,年輕人,還需要多磨練,而不是我們佔著茅坑不拉屎。
當然,前面幾個命題可以低調,作為拍攝了二十一世紀,第一部國產科幻片的導演,在下一個命題“高科技與電影”中,萬小虎就當仁不讓的發表了自己的想法。
“我以前看《星球大戰》,覺得不可思議,畫面感太震撼了。然後我去打聽,怎麼拍出來的,裡面的宇宙飛船,還有那些怪獸啊,是怎麼造出來的。然後我才知道,導演喬治·盧卡斯,在沒有拍《星球大戰》之前,開了一家特效公司,叫‘industrial-light-and-magic’,名稱的意思是工業的燈光和魔法,現在我們稱呼為工業光魔。”
《星球大戰》對於中國電影人來說,並不陌生,去年《星球大戰前傳1:魅影危機》就在中國登陸,捲走了3300萬票房,成為當年的亞軍,這還是在盜版碟早已傳遍中國的情況下拿到的票房。
不過,對於星戰系列,在座的專家們,估計都沒怎麼了解,只是當做好萊塢的一部大片而已。
萬小虎繼續說:“為一部電影,專門成立一家特效公司,這在中國是沒法想象的事情。但就是這家工業光魔,做出來星球大戰三部曲,席捲了好萊塢,讓好萊塢從此進入特效時代。去年星戰前傳一在中國上映,效果大家都看到了。”
“其實,在前年(98年),另一部好萊塢電影,估計所有人都不會忘記。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號》,內地捲走了3。59億人民幣票房,這還是不完全統計。我當時剛考進北電,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大家都爭著看它,全世界都在看它。後來我瞭解了一番,又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為了拍攝《終結者2》,開了一家叫做‘digital-domain’的特效公司,我稱呼為‘數字領域’。然後專門為《泰坦尼克號》提供全程特效,光是建一個與歷史上的沉船等比例的模型,就花了幾千萬美元。而這部沉船片,總共投資了一個多億美元,就是八個多億人民幣,比我們中國一年的票房總和都高。”
“而最近一段時間,我又打聽到了,一部很大製作的電影《指環王》準備上映了。這部電影,是導演彼得·傑克遜執導,一家特效公司‘weta-digital維塔數碼’全程為電影製作特效。”
“像這種,為了一部電影而開一家專門製作特效的公司,或者乾脆特效公司從一開始,就參與電影的製作。我在北電接受學習的時候,根本無法想象,我們中國的電影,還停留在無特效時代,就算是做特效,也是後期剪輯好了,花點錢修一下片。例如,我拍攝的《蝴蝶效應》,就沒錢做特效。”
“我說這些,不是說我看出來什麼了,我是電影圈的初學者,對電影產業一知半解。但我覺得,高科技對電影的影響肯定會越來越大,我們應該在這方面下一番投入。套一句鄧公的話,‘科學知識是第一生產力’,電影也不例外,謝謝。”
“小虎導演說的很對,我們應該重視起來高科技對電影的運用,不能讓好萊塢專美於前。”幾位專家表示贊同,隨後,簡單聊了幾分鐘,就進入到下一個命題。
說高科技,他們也知道高科技對電影有幫助,但是,具體什麼是高科技,沒幾個老專家明白。他們可能連什麼是數字繪景,什麼是動作捕捉技術,什麼是粒子特效,以及什麼是imax都不清楚。
他們中的有些人,甚至連數字影像都還沒能理解,連網路對電影的影響都還不瞭解。
所以,只能泛泛的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