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1部分

志言都快哽咽了,耐著性子,為每一位來跟自己攀談的觀眾交流,甚至還講著去法國時候的趣聞。

杜翰文也懶得理易志言,這片子自己象徵意義領了個片酬,基本算得上是義務勞動。對這部片子自己的目的是功利的,那就別提什麼臉面,杜翰文可不覺得自己跟這位大獎導演還會有合作的機會。創作型的導演,對於市場的敏感度太低了,這傢伙竟然覺得應該繼續創作一部純蕾絲邊的影片。大哥別搞笑好嗎,這部片子你的成功來自於哥的加入和林月珍角色的改變。唉,當然也不能怪易志言,總不能告訴他你想多了,還是好好的繼續沉澱吧。

沒有市場敏感度,覺得易志言走向歧途,也懶得去糾正。正好這說明自己的眼光,就像眼前這個記者問自己的問題。

“杜杜你和薇薇安出資投資了《臺北朝九晚五》,又參演了《藍色大門》。兩部不同於新浪潮電影的新派故事片,而且看起來都大獲成功,你準備向電影圈發展了嗎?是準備去香江還是日本?”狗仔問著。

杜翰文笑了笑,“不,首先我不認為是大獲成功,跟電影圈獲得輝煌成就的各位前輩相比,我只不過是運氣好遇到了成功的垂青。甚至跟易志言導演相比,要學習的也還有很多。電影圈對我還是個很遙遠的事情,我才二十四歲,要學習和沉澱的歷練還很多。也許有一天我會轉型成為一個電影人,但肯定不是現在。我也希望跟更多的電影人探討電影,我對新時代型別片很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