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抓要點,不負責任。
有方書記的這個態度,最近班子裡面一下熱鬧了,明顯分成了幾派在互掐。
聶光這一派,以聶光為首,氣勢相當盛。而劉積仁在班子中的力量更強一些,但是很奇妙的是,這樣的相對並不是針鋒相對的,隱隱,雙方的矛頭都指向了陳京。
事情到了這種程度,究竟是誰出了問題,誰在方向上走錯了?
劉積仁的這一幫人都認為是陳京走在了一條錯誤的道路上。而聶光這一幫人,則認為陳京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略有問題,導致了目前班子中的人心浮動。
總之,千怪萬怪,大家都在怪陳京,撇開其他一切因素不說。
畢竟陳京是外人,畢竟陳京的觸角還沒來得及扎進德水這塊土壤中,本來他主持大局,就有很多人有意見,現在又出這樣的事,大家的情緒更是受到了影響。
當然,不排除是方克波的因素,沒有方克波的“鼓勵”,有些人是不會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蹦出來的。
事情的發展,並沒有因為班子內部的人心浮動而停止,很快,重量級訊息釋出。
泛江建設的總經理鄒海主動找到區公安局交代問題,他承認自己在擔任泛海建設老總的時候,在處理荷花公園工程的問題上有疏忽,導致了工人和民眾鬥毆,導致了惡**件。
但他同時表示,他並沒有指使工人打架鬥毆,而打架鬥毆的工人,均系泛江建設外圍承包公司的工人,並不屬於泛江建設的員工。
他期望公安機關能夠展開進一步的調查,甚至希望公安機關能夠抓住肇事者,那樣,也可以讓事情的真相更加清晰。
鄒海稱,公司內部已經處罰了當時負責工程的專案經理和相關領導,如果公安機關需要公司提供任何配合,泛江建設都將無條件協助公安機關辦案。
鄒海交代問題的當天下午,德水的氣氛就驟然緊張了起來。
紀委和檢察院聯合行動,成立調查組進駐荷花街道辦,很快,荷花街道辦主任及相關主要領導傳出被紀委調查並雙規的訊息。
這個訊息一下震驚了整個德水。
而先前那些本來已經安分的媒體,一遇到這件事情,立刻又開始活躍,他們紛紛趕赴荷花,開始報道這一事件,分析這一事件的內部原因。
以前,德水人都知道公安局在調查泛江建設和三江集團,但是這樣的調查很多人都清楚,難以有作用。
而這一次,泛江竟然主動交代問題,把事情說得清清楚楚,而且,鄒海還舉報了參與了這個事件的人,這實在是太出乎人意料了,幾乎是讓人措手不及。
根據泛江建設的舉報,一次鬥毆事件的擺平,背後就有街道辦一級領導的影子。
那泛江建設承擔了這麼多工程,幹了這麼多活兒,其背後是不是還有其他的級別更高的問題官員?
這樣的好奇心,便是促使人關注的根本原因,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刨根問底,能夠弄個明白。
德水區人大和政協的相關老領導開始過問這件事,政協和人大都派出調查小組下到荷花了解情況,這一來,聲勢更加了不得了,一次鬥毆事件,幹群衝突事件背後的故事,引發了別人無窮的遐想。
……
副縣長劉偉手中拿著公文包,捏得很緊很緊,平常,他的車走到哪裡,他都叮囑,讓司機放慢速度,慢慢的開,不急不躁。
這不僅是劉偉貪生怕死,更多的是劉偉覺得作為領導,尤其是作為縣級領導,應該時時刻刻的保持形象。
劉偉在意的形象,就是“從容”。
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他覺得一個領導幹部有沒有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看這個人是不是夠從容。
整天急急躁躁,風風火火,看上去很雷厲風行,其實肚子里根本沒底氣,沒勇氣,急躁是心中的壓力大,而風風火火,則是用行動的快捷來掩飾內心的沒底。
而今天,劉偉似乎忘記了自己一直注意的從容了。
司機在他的催促下,開車一路風馳電掣,幾乎是衝進縣委,然後“噶”的一聲,將車停在常委樓外面,劉偉從副駕駛座竄下來,一路小跑進門,夕陽初升。
陽光照在他的額頭上閃閃發光,依稀可以看清楚他額頭上豆大的汗珠。
他臉色鐵青,步履匆匆,一路有人向他打招呼,他也就點點頭,然後迅速邁步向前。
他的這一舉動,引得區委很多人駐足觀望,不明白一向從容的劉副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