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選擇召開隆重的新聞釋出會宣佈名單。
出乎陳京的意料,這次參會的媒體竟然多達幾百家,不僅省內大部分媒體趕了過來,省外甚至是港臺媒體都過來了解此事。
這充分說明,名企的宣傳工作做得很到位,在嶺南有了相當的影響力。
這次公佈的百強名單,不僅有名單,而且有入選理由。
五十家合格和五十家準合格的企業,每家企業的初審材料在釋出會上都有隆重的公佈。
為了凸顯初審工作的專業。
釋出會還公佈了諸如企業可能隱瞞財務情況,或者是可能存在弄虛作假的諸多問題,還有企業產品競爭性的分析,行業地位的分析,甚至還有企業未來發展潛力的分析。
在釋出會上公佈的材料都是一鱗半爪。
陳京表示,百強企業初審材料將由經合辦作為重要檔案管理,嚴格保密,因為其中涉及重要的商業資訊。
但是,陳京同時強調。
如果企業有融資意向,初審材料可以作為企業資質和實力的證明。
這次新聞釋出會搞得很隆重。反響也不錯。
名企初審工作公平、公正、專業的形象得到了企業和媒體的認同。
一批順利入選的百強企業老總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現都很積極。
都認為類似名企這樣的評選,是政府在幫助企業塑造品牌,建立信譽,對他們的生產和經營有莫大的積極意義。
政府關注企業經營,關注經濟建設,關注企業品牌的建立,名企專案是落到了實處的工作,他們均對政府有這樣的權威評審感到高興!
而陳京自己也親自撰文在南方日報。嶺南都市報等多家媒體上發表。
闡述了名企工作對企業經營的積極的意義,而且他還接受了嶺南衛視的專訪,暢談企業品牌建設和區域經濟合作。
在接受專訪的過程中,陳京重點強調“鼓勵民企。建立名牌”的口號。
陳京在採訪中把民營企業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國企改革陣痛以後。
經過了這些年的整合和兼併,一批大型的、壟斷的國企重新崛起,尤其是在沿海地區,國企的強大和民企儼然已經有了相當的摩擦。
在沿海地區,關於民企和國企的共處問題,公平競爭問題,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討論。
在這個問題上面,很多學者專家和政府官員他們的態度都是曖昧的。
國企是一個強大的利益群體。他們在人脈資源等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而且因為國企在資本,融資等多方面優勢明顯,民企很難和其競爭。
在這樣的背景下,陳京在採訪中旗幟鮮明的站住來提出“鼓勵民企,建立名牌”的口號,這是很吸引人眼球,而且也很受歡迎的。
當然。名企的工作也並能讓所有人滿意。
這一次陳京在名企篩選過程中劃掉了礦產、地產、能源三個行業的所有企業。
陳京對此的解釋是,名企是商務部的評選,目的是為了給國內的優秀企業提供更好更專業的對外發展和推薦的機會。
在這其中礦產企業,地產和能源企業沒有必要佔據名企的名額。
另外,陳京還解釋,礦產、地產和能源一類的企業不能作為嶺南支柱產業。
陳其提到了礦產和地產,他嚴厲抨擊了目前嶺南的礦產熱。
陳京認為,嶺南的礦產熱導致的後果是破壞國家資源。導致資源無序開發,相關部門應該要考慮規範管理。
而在地產方面,陳京也發出了嚴厲的警告。
他表示一些地方領導人開始把地產當成了支柱產業,把賣地當成了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這是相當危險,相當值得警惕的。
中華名企專案永遠不會收錄地產企業進入。這是陳京在採訪的時候擲地有聲的講話。
陳京這樣的講話自然受到了很多的質疑。
甚至有地產企業質疑既然這三個行業不納入評選,當初為什麼會接受報名?
是不是經合辦以名企為依託在斂財?
面對這樣的質疑,經合辦官方明確表示不予回應。
陳京深知自己的發言可能會觸及一些利益群體。但是他認為這樣的觸及是有必要的。
一方面是責任的必要,陳京覺得自己有必要把自己的擔憂說出來。
另一方面,也是目前環境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