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7部分

經收到了,部裡的要求是全力以赴,我們這次拜訪,也可以把石油裝備展當作主要議題來談。對,這種談法。比單純的說兩國間經貿合作要好一些,對吧?”

“沒錯。”蘇城毫不意外戴旭的話。石油裝備展的重要很容易升級為戰略性,尤其是對阿聯酋大使館來說,更是如此。中國現在亟需外交破冰,而以歷史為軸,有官方背景的民間行為是最適合的。1954年,中國紅十字會前往日本破冰,1970年美國乒乓球隊受邀訪華,都是經典的破冰之旅。阿布扎比石油裝備展只要能粘上個邊,立刻能得到無限優待。

戴旭留下一本石油公司的名錄才離開。蘇城大致翻了一下,全是與中國有關係的中東公司。

比起國內的版本,戴旭手上的這本修訂的更完整。蘇城暗暗點頭,將之交給四郎道:“傳真回國內吧,讓國內派人接洽。另外,找一輛車,咱們明天早上去工地看看。”

“明天就去嗎?那些宴會怎麼辦?”

“起早一點,爭取下午趕回來就行了。弄完了,你就去休息吧。”

四郎“哦”了一聲,又連忙補充道:“我做200個俯臥撐就睡了,要不睡不著。”

翌日早晨,蘇城5點鐘起床,坐上租來的suv往瑟坦工地而去。

3個小時後,就看到火紅色的大旗下的沙鳴印。長時間的風沙讓他原本粗糙的面板像是磨砂紙一樣,又黑又糙。

大旗下方,正是大華實業自建的第三套海上鑽井平臺。它用八隻腳立在淺海中,死死的鎮壓著下方的油井。上層鋼鐵鑄就的工作面上,則有人來來往往。

蘇城乘坐通勤小艇,跳上了鑽井平臺,四處打量。正在工作中的工業機器和車間中剛剛生產出來的鋼鐵巨獸,氣質截然不同。

沙鳴印幫忙拴住小艇後,笑道:“咱們平臺的原油產量還不穩定,沒辦法弄歡迎儀式啊。”

蘇城拍拍沙鳴印的肩膀,笑道:“用不著那些虛的。倒是你們,在國外勘探石油,辛苦了。大夥情緒怎麼樣?”

“開採出石油了,當然是高興了。”沙鳴印一隻手上捏著對講機,樂道:“我們平常都是早上7點交接班的,今天早上6點,換班的人就差不多到齊了。”

“還有住在沙漠營地的人嗎?”

“有些人不習慣住海上。不過,他們起的就更早了,有些工人要4點鐘起床吃飯,趁著天沒有熱起來,坐一個多小時的車趕到海邊,然後登艇工作。我們規定,早上要連續工作6個小時才能休息,這個時間也是檢修的時間。”沙鳴印說的很自然,像是在早午餐一樣。

如果是在國內。蘇城也許還沒有感覺,但是,就站在瀕臨沙漠的淺海中,蘇城覺得自己都要被烤熟了,不禁道:“這種情況下,還要連續工作6個小時?”

沙鳴印愣了一下,失笑道:“你說話像是那些外國專家。現在可是最舒服的時間。等到中午和下午的時候,鑽井平臺的鐵欄杆都抓不成,燙人。”

“那外國工人是怎麼做的?”

“他們早上工作4個小時就休息。按道理,應該是下午再工作4個小時的,但最近一段時間。中午的最高氣溫有50攝氏度,他們就理所當然的再休息了,有時候要等到太陽快落山了,才再工作2個小時,一天下來,全部的工作時間也只有6個小時。”沙鳴印語帶不屑。

其實,就算是4個小時,在蘇城看來也很不容易了,估計那些養尊處優的阿布扎比工人都不願意上井。

見蘇城不以為然,沙鳴印又道:“你別看他們的工作時間只比我們少兩個小時。日積月累,工作效率少了不止30%。其實,早起兩個小時,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天最熱的時候。我們也只派檢查員,不會大批次派工的。”

蘇城猶豫了一下,道:“產量穩定了嗎?”

“日產3萬桶到3。5萬桶,沒有衰減的趨勢。”

蘇城頷首,道:“既然這樣,要不追加工人?”

“不能追加工人。鑽井平臺能住的人有限。”說話的不是沙鳴印,卻是一個在偷聽的年輕工人,大約剛剛20歲的樣子,上半身只穿著工作服,裡面沒有汗衫,頭髮也剃的極短,顯是個怕熱的住。

沙鳴印見蘇城沒有不高興,於是介紹道:“這個是韓沃,咱們大華全國招聘的時候招來的,能吃苦,而且靈活的很,咱們這個鑽井平臺,就沒有他不能去的地方。”

整個平臺有20層樓的高度,中間如樓宇一樣,有七八層的鋼鐵結構,非常複雜,維修時如何接觸到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