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儲殿下對您的石油裝備展非常有興趣,他認為,這能增加阿布扎比的國際影響力。”
蘇城謹慎的回答:“是的。”
“中國政府,會在這次石油裝備展上,大量的採購裝備嗎?”迪亞布一步步的接近正題。
蘇城正容道:“我只是中國一家企業的所有者,對於政府方面,猜測會購買一些,具體數量,不能確定。”
“我這裡有一個名單,也許是中國政府有興趣的。”迪亞布笑了一下,說:“他們都是將要參加石油裝備展的公司。”
名單很長,大概有兩三百家公司之多,蘇城仔細看了看,發現全是歐美國家的公司,準確的說,是美國公司。
正在奇怪間,一個念頭突然從他腦海中閃過:是啊,國內要破冰,花錢不正是破冰的最好方式。這次石油裝備展,中國政府如果要採購物資,肯定要優先考慮美國公司,其次也會考慮歐洲公司……從政治角度來講,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迪亞布看蘇城的表情,問道:“您明白了?”
“是的。”
“我這裡還有一個名單。”迪亞布又遞給蘇城一個影印紙。
這張紙裡的公司就少多了,只有不到五十家,就記憶來看,似乎全是包含在第一張紙裡的。
迪亞布微笑,說道:“它們都是美阿合資的公司。”
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質問
美國人對合資公司的容忍度非常之高,基本上,只要是以美國員工為主體,給美國繳稅的公司,就被看作是美國公司。若是以州為單位的話,美國公司的概念就更寬泛了。
而且,由於美國的保密制度,有心人完全可以把資本所有者的名字層層疊疊的藏在後面,讓人根本無法判斷一家公司的真正所有者是誰。在這種情況下,深究一家美國公司的所有人,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迪亞布提供的美阿合資公司的名單,就是基於美國對合資公司的寬泛,想要從中國訂單中撈一筆。畢竟,一次破冰之旅,怎麼也得準備幾億美元吧,在進入貶值通道的1989年,這筆錢是挺不少了,足以買下一兩年內,中國所需的石油裝備,或者上百架的波音飛機。尤其是在這些美阿公司還很可能擁有王儲的私人股份的情況下……
蘇城直接就問了出來:“這幾十家公司裡,都有王儲的股份嗎?”
“王儲擁有一些股份,另有一些公司,是王儲的支持者擁有的股份。”迪亞布用指甲,在那張寫滿公司名的紙上,劃了一道。
正在釣魚的阿米爾好奇的側過身子。他是被當作繼承人來培養的,英語和母語差不多,政治經濟的觀念也遠勝同齡人,對蘇城的表現有些驚訝。
蘇城再看,50家左右的公司,二分之一屬於王儲,二分之一屬於支持者。他微微點頭。道:“我會向中國政府推薦的。”
迪亞布壓住他的手,道:“不,王儲希望,你能像是競標油田一樣,使出渾身的辦法,以此名單為基礎,促成大筆訂單。”
“這不可能。”蘇城輕輕的掙開迪亞布的手。道:“我只是中國政府下面的一名商人……”
“我相信您是有辦法的。”迪亞布打斷了他的話。
蘇城微笑,道:“我相信,如果我促成了大筆訂單。會有好處,但我想知道,如果我未能促成。會有什麼壞處?”
“這個……”迪亞布語塞。他沒有考慮到蘇城拒絕的可能,因為從他競標油田的方式來看,這只是個更像國際石油商人的中國石油商人罷了。
偏偏蘇城選擇了直接拒絕。
迪亞布不甘心的道:“如果您能促成訂單,王儲會非常高興的,在瑟坦油田的開發方面,我們也會盡量協助你。”
蘇城輕笑,道:“阿聯酋現在也沒有別的大型油田要開發吧,你們難道因此要放棄瑟坦油田?”
開發一個大型油田,對所在國也是有好處的。否則的話,阿聯酋何必巴巴的賣掉油田。蘇城採出的石油。全部要透過阿聯酋的石油管道運到口岸,再裝船運到銷售地,開採所需的大量裝置,消耗品等等物資,大部分都要在阿聯酋進行採購。除此以外。他每採出一桶油,都要繳納數美元的管理費。這還是90年代前的規定。
迪亞布無奈搖頭。他又拍拍手,讓美豔的女郎送上飲料,再次一飲而盡,方才沉吟的道:“蘇城先生怎樣才肯出力呢?”
“像是競標油田那樣?不可能了。”蘇城喝盡了飲料,道:“而且。不瞞你說,我們大華實業也生產石油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