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部分

國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更何況,蘇城建立石化基地本身,就是為了消耗阿聯酋天然氣。

因此,對於兩人的問題,蘇城唯有無奈的攤開手,道:“實話實說,我負擔不起。我不是準備建一個石化基地就走的人。大家也許知道,我與阿聯酋政府簽訂了液化天然氣的包銷合同,因此要儘可能的使用天然氣作為原料。煤頭裝置價格昂貴,後期處理同樣不少,相反,對於材料成本,我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大華實業如果資金緊張的話,省內的石化建設,我們可以幫助貸款,多的不敢說,幾千萬元人民幣還是沒問題。”常務副省長這樣大包大攬,也是看在蘇城進口的甲醇裝置的價格上。2000多萬美元的裝置,一次就是兩三套,對於這種投資,他們自然是極力歡迎的。

“多謝萬省長,銀行貸款肯定是需要的,這方面,我們做好了計劃就進行。”蘇城需要儘可能多的貸款,但在裝置購買方面,借貸美元是不可能的,總量也就有限。

專家宋興宇並不強求,笑笑道:“其實電力生產消耗的天然氣最多。”

蘇城笑笑沒吭聲。電力是能源部唯一能管得到的地方,而且是中國壟斷國企中的頂尖壟斷企業,要用天然氣發電是非常容易的,但要想讓生產出的電力上網銷售,那簡直難如登天。

在1800萬噸包銷的液化天然氣中,1000萬噸是已有銷路的,其中六七成是阿聯酋未完成的合同,三四成由臺塑和它的相關企業廉價吞掉。剩下的800萬噸,就要全靠蘇城自己了。

這種時候,國外石油化工企業都在看他的好戲,盼望著大華實業倒掉,然後重新競標阿聯酋的瑟坦油田,根本連談判的機會都不給大華實業,蘇城唯一能做的,就是擴大國內消費量。

到要是到了30年後,光是中國一年生產的700萬噸甲醇,就能把1800萬噸液化天然氣消耗的一乾二淨,何況數量更加龐大的化肥。但是,30年後的石化廠都用上年產18萬噸的甲醇裝置了,89年的萬噸甲醇還未能國產化,這裡面的差距,本身就有20倍之多。

蘇城估計,自己如果將800萬噸液化石油天然氣全部用來生產甲醇,能得到200多萬噸。若是一半用於生產合成氨,一半用來生產甲醇,以中國的工業消費量,將之全部吞掉並不成問題。

可慮的是美元變成了人民幣,有10%到20%的匯率損失。另外,就是生產能力的問題了。

蘇城想了想,決定透個底,道:“我委託購買的三套甲醇生產裝置,已經在從巴西拆卸了,估計兩個月的時間,就能到港,再用一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到源縣。除此之外,我還準備再購買三套,正在委託外國的律師行幫助購買,現在的問題是,要達到年生產50萬噸的甲醇生產能力,需要建立好些個工廠,需要的工人數量也不在少數,希望省裡能幫忙解決。”

“一年生產50萬噸?”萬省長聽到這裡,思維已經僵直了。他之前可是做過功課的,此時不禁道:“那豈不是要十幾套裝置?”

“我們爭取採用15套裝置,實在不行,才考慮20套裝置。”蘇城又問道:“工人的問題?”

“沒問題,我們省裡經營不善的石化企業不少,我們會幫你物色的。”萬省長今天來,就是為了拍胸脯的,這些能答應的條件,他一點都不囉嗦。

這也是促使蘇城決定的一個條件。全中國最看重能源價值的省份就是山*西,最期望改變單一能源結構的省份也是山*西。同樣的條件放在沿海地區,也許還會推三阻四,放在這裡,幾乎是一條綠燈透過。

蘇城微笑頷首,道:“這樣的話,再加上合成氨的生產基地,源縣的地方,肯定是不夠用的。”

“整個閔黃地區,您隨便挑。”地區書記擔心放跑了蘇城,顧不得規矩,立刻插話。

萬省長瞥了他一眼,口中道:“也不一定是閔黃地區,山*西全境都歡迎大華石化。”

“我們會派人仔細考察的。”蘇城說著深吸了一口氣,道:“接下來,就是運輸和批文的問題了。”

這下子,大家都不說話了。

良久,宋興宇才輕聲道:“現在的鐵路運力緊張,鐵道部對液化石油天然氣的運輸,估計興趣不大。”

萬省長也沉聲道:“50萬噸的甲醇和100萬噸的合成氨,肯定會影響到其他省份此類產品的生產。計委估計還是會批准,但什麼時候批准,有什麼條件,我們也沒有把握。”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窮水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