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了呢?”顧海健一臉的悲哀。
蘇城拍拍他的肩膀,輕嘆一聲,道:“先去介紹平臺吧……”
顧海健滿臉的憂傷和蛋碎。
一會兒,詹森回到蘇城身邊,倚著欄杆,看著前方的碧波盪漾,笑道:“蘇董,聽說你們要做更大的海洋鑽井平臺?”
“是這樣的。”蘇城點頭,看向他旁邊的人。
詹森見他注意到了,立刻道:“我給您介紹一位朋友,也是我們哈利伯頓長期以來的合作伙伴,費諾爾船業的西蒙先生。費諾爾船業是一家海上鑽井平臺的解決商,他們並不自己進行生產,但是技術領先,很早就透過了勞氏船級社的認證。我覺得大華實業既然希望自己製造,那麼對這種合作方式,應該會敢興趣。”
西蒙身材壯實,面板極白,有些病態的感覺,用英語穩重的道:“我們費諾爾船業是最早進軍海上鑽井平臺的企業之一,能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只提供技術,也可以提供施工承包,做成交鑰匙工程也沒問題。價錢非常合理。”
蘇城抬起眉頭,笑道:“有多合理?”
“阿布扎比的油田,只要50英尺以下的鑽井平臺就可以了,小型平臺,提供全程技術服務,600萬美元。”西蒙不是第一次報價了,作為一家技術企業,他們甚至已經參考了阿布扎比的環境。
蘇城笑了,道:“這個價格,比我們的成品都高好幾倍了。”
“技術也絕對強好幾倍。”西蒙驕傲的抬起頭。
蘇城的笑容,頓時淡了下來。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五章 流動的國土
詹森笑著打圓場,道:“西蒙先生的意思,是他們能夠協助大華研發更好的技術。”
西蒙意識到了一些,也道:“我們的技術是非常強的,配合蘇城先生的工程人員,可以用相對低廉的價格,得到非常高階的產品。”
在德國人眼裡,中國人也就是不錯的施工人員罷了。當然,幾乎所有西方人都是自視甚高的。
蘇城接觸的國際人士多了,也不忙著發火,先問道:“600萬美元的石油鑽井平臺,能比我們現在的石油鑽井平臺,有多少提升?”
“這個……採收率肯定要高一點,但主要在於綜合指標。設計的安全性、鑽井效率、自動化程度,我們都是處於領先水平的。”西蒙說到技術方面,逐漸興奮起來,道:“比如鑽井效率,我們透過精密的計算和準確的施工,在3米浪潮的情況下,鑽井平臺依舊能夠穩定,可以繼續鑽井,4米高的浪,還能風速待機作業……颱風的情況下,保證平臺的安全沒有問題。”
蘇城稍稍驚訝了一下,但也就是驚訝了一下而已。
這樣的指標,在21世紀的鑽井技術中,幾乎弱小的無可復加。他所學的課本教材中,有的是更好的介紹。即使是以1989年的標準,西蒙所說的指標,也不過是略高而已,但是,正如西蒙所言,德國人得到這樣的指標,是付出了精密計算和準確施工的代價的。
換言之。為了提高10%左右的指標,費諾爾船業有可能提高20%的成本,40%的價格。
蘇城暗道:怪不得賣的這麼貴。
想到這裡,蘇城笑問道:“阿布扎比淺海地區,超過3米的浪潮,很頻繁嗎?”
“自然是不少的,我們預計。每年會有6天以上的浪潮超過3米,抗風浪指標,能夠讓我們的鑽井的工作時間更長。”西蒙一副認真的模樣。
“那麼。在超過3米高的浪裡面,有一些浪潮是超過4米的,那又有多少呢?”
西蒙一愣。聲音低沉了下來,道:“這個我們沒有計算過。”
“超過了30天。另外還有10天左右,是超過5米的浪。”蘇城看向詹森,道:“如果只是這樣的水平,增加的鑽機效率似乎也不多。”
西蒙臉色難看,辯解道:“即使是這樣,我們的鑽機仍然是領先水平的。”
“毫無疑問。不過,今天還是先看我們的海試情況吧。”蘇城笑了笑,率先走下鑽井平臺。
參觀之後,鑽井平臺將由12名工人獨立進行啟動。很快。蘇城、林永貴和詹森等人,全都回到了通勤船上。
西蒙知道生意黃了,顯的很不高興,對面前的海試也不再關心。
船上的中國人,用他不熟悉的語言說著話。他也沒心情聽翻譯。
林永貴等人則顯的非常認真。
沙鳴印穿著亮黃色的制服,仔細的進行了最後一遍檢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