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接下來三天還能有這麼高的收入,如若是合買的,就只能被迫休息,等自己的那輪了。
在年景好的時候,獨立擁有漁船的漁民,一年能賺到20萬元人民幣,相當於2000名國家中層幹部的收入。即使在黑市,也能換出3萬美元,等於美國中產階級的收入。
這是中國漁民的黃金時代,但它屬於富裕漁民,而且時間短暫的讓很多人沒來得及體會,就結束了。
沒有崛到第一桶金的漁民,也許一輩子都失去了得到黃金的機會。
“嗚——”
長長的汽笛聲,意味著又有新船入港。
收魚的老鐵跳上車頂,仔細的看了一眼,驚訝的發現,這竟然是一艘全新的大船。就體積來看,少說是兩三百噸的近海漁船,與幾十噸重的沿岸漁船,有本質上的區別。
一個剛剛卸下漁獲的馬臉漢子,點上過濾嘴煙,深深的吸了一口,道:“不知誰家又發財了,這麼大的船,能去南朝鮮撈魚了。”
“跑那麼遠做什麼,家門口打漁,又省油又快,我來回一趟,它還在路上呢。”和他一艘船的漁民戴著頭套,斜斜的靠在船幫上。
馬臉漢子吐了口眼圈,道:“咱們這船,塞滿了就是15噸。人家的船,能打100多噸,路上四天,打漁三天,一共七天。咱們路上一天,打漁兩天,一共三天,只有人家的二成。”
帶頭罩的漁民“呸”了一聲,道:“你倒想買大船了,你買得起嗎?”
等我再攢幾年錢,就賣了舊船,和人合夥買大船。
“到時候,近海的魚都打完了,你也只能去南朝鮮了。”戴頭套的漁民酸味十足。他們都是十幾個人合夥買船的,錢多的自然賺的更多。
同樣瞅著大船說風涼話的漁民並不少,大家都知道大船的好處,但那價格,對普通漁民來說,哪怕一個村子集合起來,也不一定能買得起。
老鐵笑笑,從車頂上跳下來,甩開長腿,直奔那大船而去。遠海的魚更大更好,自然賣價更高,收魚的販子都喜歡買大船的。
然而,到了跟前,老鐵才見到,這船的甲板上竟然沒有魚,倒是一群人圍著水線上方邊看邊讀的:“招船老大一名,月薪100元。船工7名,月薪40元。地面勤務一名,月薪30塊……”
“真不少。不過,怎麼有人招船老大?”老鐵腦袋裡轉了一下,又不甘心的向上面喊:“兄弟,有魚沒有?”
後甲板的陰影處,一個壯碩的男人走了出來,黑乎乎的看不清面容,沉沉的說:“新船,沒出海。”
老鐵這才注意到,船的側壁乾乾淨淨的,一點顏色都沒有。()
魚販子們“喔”的一聲散開了,倒是漁民們聽說了訊息,三五成群的跑過來看。
船上的漢子也不含糊,一會的功夫就收了4個人。
老鐵心裡一動,扒著船沿跳上去,遞了一支菸,笑道:“兄弟,你是哪裡來的?”
“濟南動力機廠下屬的船運公司。”壯碩的男人遞上一隻名片。
老鐵傻了一下,問:“國企?”
男人“嗯”了一聲。
船上四個漁民頓時高興了,樂道:“那我們是被招工了?”
“想什麼呢,你們現在就是臨時工,乾的好了,再說招工的事。”老五的臉色漆黑漆黑的,心想:我還是農村戶口呢。
漁民們有點失望,但轉瞬還是興高采烈起來,問:“是不是每個月保證有40塊?”
漁民就是海上的農民,照樣受限於農業戶口,雖然魚訊期間收入不錯,可一年平均下來,仍然比不上工人。每天風裡來雨裡去,辛苦更不必說。
若是沒有船的漁民,一個月下來,平均連20塊錢都困難,只有入股買了船,才能稍微好一點,但大部分的收入,還要用來填以前的窟窿。
老五謹記蘇城的話,拍拍雄壯的胸肌,道:“每個月40塊沒問題,但我們每個月都有活。另外,做的好有獎金,具體多少,看你們做的。”
“我們不怕幹活。”幾個漁民都點頭。
老鐵這麼猶豫了一下,問:“兄弟,你們這個船運公司,也打漁?”
“當然。”老五遞出一根菸,道:“再過幾天,我們還有大船過來,以後組成船隊去打漁。”
“那你們的魚賣嗎?”
“當然賣。”
老鐵高興的看看下面,見其他收魚的人都不在,連忙道:“咱們鎮的魚販,數我最大,你叫我老鐵就行,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