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聲道:“你一會過去,和拍下油井的人聊一下,把他們手裡的超低品位井都換過來,我們用3噸左右的低品位井換,噸產相同就行。”

小胖雖然不解,但還是悄悄向後去了。

……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聚合物驅

第一百一十章聚合物驅

80年代的油老闆和煤老闆,都處在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免不了有小富即安的心理。 20年以後,他們中的某些人,也許會積攢到億萬家產,從而生出做一番功業的念頭。

但是,在只有幾十萬,幾百萬的情況下,很少有人能下定決心,將錢投入看不見的技術領域。

三次採油的技術,既然還沒有被國家大型油田使用,那大家即使知道這個技術,也不會主動引進,投資發展更是不可能的事兒。

大家考慮的,還是不花錢,或者少花錢,能賺多少的事。

用四口,六口0。5噸的超低品味的油井換一口2噸或3噸的低品位油井,在老闆們眼中,算的上是好事。

幾位錢沒花出去的油老闆,更是願意直接出錢購買,或者加錢換井。

小胖記著蘇城的話,對這些老闆的要求是一個都沒同意。

今天的拍賣會上,油井噸產的價格低到了2萬元,他們若是開到4萬都不好聽。可是,只要今天過了,噸產油井賣到10萬元甚至更多都不奇怪。

日產3噸的油井,一年可以賺到20多萬,那它的價格高到40萬乃至50萬都正常。

正因為如此,小胖便堅決執行“只換不賣”的政策,遇到對方的油井品味極低的情況,還要多補一兩口井,超過己方的均產方才作罷。

即使如此,油老闆們也願意換。不少人甚至把自己以前的油井拿了出來。

等小胖轉了一圈回來,175口油井,就變成了220口。

這裡面,還有20多口是高產井。

一堆的合同,簽了整整一天,累的蘇城夠嗆。

小胖名下也增加了30多口油井,喜的直在蘇城身邊打轉,問他:“師父,你換這些超低品味的井,是能補孔嗎?”

蘇城曬道:“莫非油井只有補孔處理一種方式?”

小胖摸著頭,道:“我也想,如果是想補孔的話,不該把這些油井都給買下來啊。”

“那你想,有什麼辦法,讓這些油井比我們換去的油井值錢?”蘇城做了他的師父,也就習慣了提點小胖。做油老闆是極有前途的,尤其是背後有人的情況,又舒服又來錢,既不用像煤老闆一樣擔心塌方死人,也沒有礦煤行業的髒亂,小胖若是願意一直做下去,當個富家翁是沒問題的。

小胖用手揉著太陽穴,想道:“肯定師父有辦法讓這些油井的產量增加?”

“用什麼辦法?”

小胖想了半天,做恍然大悟狀,說道:“不知道。”

蘇城莞爾,道:“我們應該想辦法進行三次採油了。”

油藏內部,並非全是液體。

它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型別各有不同,大慶油田的石油天然氣就是頂好的型別,能夠用來直接加工化肥。

氣體之下,才是人們熟悉的原油。

依靠天然能量噴出來的原油,如蘇城的自噴井,採收率僅僅5%到10%,這被稱作一次採油。它就像是夢遺,只有憋足了氣的油藏才能自噴。

自噴結束以後,油藏就進入二次採油階段。需要一些機械運動和注水注氣的補充,這樣才能將裡面的液體給換出來。透過這種方法,能得到油藏中30%到40%的原油。

但是,還有60%到70%的石油留在地下。它們多數是好像瀝青一樣的石油,黏稠近乎凝固,用普通方式無法掘出。自20世紀50年代起,油田開發人員就在採用物理、化學和生物方式進行三次採油。這就好像是吃藥了,不同的人要吃不同種類的藥,就像是不同的油藏要用不同的處理方法,為了發明這些處理方法,石油界進行了60年的努力創新,終於有了“聚合物驅”,“偉哥”,“蒸汽驅”等各種三次採油的方式。

中國也進行了一定量的實驗,但離推廣尚有數年。

蘇城對此倒是有一定的熟悉。在他看來,無論是透過外國引進技術,還是將中國現有技術改造,都很方便。

他在上學的時候,三次採油技術正是熱的發燙的技術,各種論文也層出不群。蘇城心想:只要弄到一些現成的技術,再進行要點改造,弄出有效的三次採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