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用毛筆寫藥名記方子看功法,後來臨帖練字,想到哪就寫到哪,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都是隨意而就,幾無章法,野路子出身,談不上什麼書法藝術,那有資格氣您老爺子?”
“小子,這就是你的長處,別人學練書法,都講究個門派,拜師學藝,可這恰恰就是學練書法的大忌,有了框框就很難突破了,就算青出於藍,不也只是勝於藍嗎?還是沒擺脫開這個藍的框框吧?試想,有誰能突破二王?如果總是抱著二王不放,怎談華夏書法的發展和進步?可你就不同了,沒有框框的束縛,不拘章法,隨心所欲,反而闖出了一番與眾不同的書法天地,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師法自然’就是這個道理。”
蔣老作為知名老書法家和文字學大家,有這種見地並不稀奇,可像他這麼開明的放得下架子的大佬級人物,確實不多。
“看你的書法,乍看之下,草有張旭之風,行有二王之神,但細看之則不然,草無張體之放浪形骸,行不限王體法度束縛,多得是書者自己的心意表達,恣意揮灑。你的運筆看似不拘章法,其實和武林中常說的“無招勝有招”有著同工異曲之妙,體現了道家“大音稀聲,大象無形”的至高境界。”蔣老繼續點評道。
大家聽了蔣老對張少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