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在之前召開的幹部會上,趙明月提出了只擔任財務科長,不用掛副廠長頭銜。

趙飛給笑著否決了,他說自己正在讀一個工商管理研究生班,可能會經常不在廠,而杜長江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也會長期在外,家裡陳廠長的擔子很重,多一個人總可以幫助分擔些。

這個理由倒也冠冕堂皇,其實說穿了,這廝也就是懶散慣了,不願成天被套在廠裡。再說他也只是把紅星廠作為一個落腳處,一個起步的臺階,他還在等待和尋找著更大的發展空間。

儘管動機不是那麼純,但對於紅星廠未來的發展和走向,趙飛還是認真考慮過的。

他簽署的第二份工廠檔案,對工廠現行的薪酬模式進行了大膽改革,所有工人的現行工資基數不變,作為保底的基本收入,三位副廠長的工資基數提高到每月一千二,其餘幹部的工資基數也略有上調,同時所有幹部工人,都根據工廠當月的效益情況和定額工作量完成情況,增發效益獎。

起初,大家對增發效益獎也沒引起多大重視,認為不過是增加點零花錢而已。經過趙飛的詳細講解和預測,這才意識到,敢情這效益獎還真不是小打小鬧,搞好了,或許還能與工資基數出現倒掛。

大家這才認真重視起來。

對這項改革措施,廠裡有截然不同的兩種意見。

以陳廠長為代表的部分幹部,主要擔心工廠的效益跟不上工資增長的速度,會影響承包任務的完成;眾多工人倒是一致擁護這項措施,表示一定保質保量的幹好工作,爭取多拿效益獎。

趙飛胸有成竹的堅持己見,最終說服了大家。

內部安定了,趙飛就把目光轉向外部市場。目前最為棘手的,就是市場訂單。

趙飛把手下第一得力干將杜長江請到辦公室,盯著他的眼睛說:“長江,紅星廠能否有轉機,就看你接下來的工作了!”

“飛哥放心,老杜出馬,一個頂倆!”杜長江仍是一副輕鬆寫意的樣子,然而心裡,卻依舊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壓力。

一週後,外出跑市場的杜長江風塵僕僕的回來了。

原本白淨的膚色也略有些加深,下巴上的山羊鬍似乎變稀疏了些,一身的肥肉看上去也減了一圈。

趙飛在心底感嘆:這小子,還真是下了苦功的。

這一趟外出,成效還是明顯的。杜長江這次出去,共帶回來了三份大一點的合同,可以夠廠子開足馬力幹一個半月了。

“飛哥,可惜了,有一個大合同沒談下來,要不可以夠廠裡忙活大半年了。”杜長江的臉上帶著明顯的遺憾。

“哦,什麼單位啊,這麼大的量?”

“就是我們緊鄰的廣華縣罐頭食品廠,是家國營縣團級單位。他們對午餐肉罐頭和水果罐頭紙包裝箱的需求量大,今年他們的要求是降低包裝成本百分之五,目前正在重新尋求包裝箱供貨廠家,經手人這邊我都搞定了,就是在他們鄭廠長那卡殼了。那傢伙送禮不收,請吃不來,油鹽不進。”

趙飛不解的問:“他不看好我們的原因是什麼?價格?質量?還是交貨期?”

杜長江從趙飛辦公桌上擺著的“紅梅”煙盒中抽出一支點上,緩緩吐出一口煙霧,嘆口氣說:“主要還是不放心質量吧。其實也不全是,怎麼說呢,他總認為自己是國營大企業,牛b哄哄的,不願意和我們這種鎮辦企業打交道,怕沒了面子。”

“切!格先人闆闆的,不拿豆包當乾糧啊!”趙飛有點不樂意了,但使用者是上帝,上帝怎麼想都是對的,所以他想了想,又說,“這樣吧,帶點我們的樣品給他看看,另外,查一下他的興趣愛好、親朋好友、家庭關係,正面進攻受阻就走側面,我就不信找不出切入點。長江腦子好使,多想想辦法……”

兩天後,杜長江打來電話,興沖沖的向趙飛報喜,說:“飛哥,總算找到切入點了。我瞭解到那鄭廠長中年得子,可惜是個啞巴,鄭廠長仍寶貝得不行,還專門請過一個聾啞學校的戚教師給他兒子做家教,教他用啞語交流。鄭廠長一家對那老師非常尊重,現在也還經常走動。說起來那戚老師也不是外人,剛好是我高中一位比較要好的同學的母親。聽我說明了廠裡的情況,戚老師滿口答應去幫忙說合。果然,經戚老師一勸說,鄭廠長看了我們送的樣品,又瞭解到我們是家殘疾人福利廠,就表示願意為殘疾人事業做點貢獻,立馬答應待和其他廠領導商量後,與我們先簽半年的合同,如果質量上沒問題,今後可以保持長期合作!我現在就等他的回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