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著老爹有個一官半職,他也染上了一些紈絝子弟的毛病,帶著一幫小兄弟成天招搖過市,尋釁滋事,自然無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父母無可奈何,拿他一點辦法沒有。勉強讀完了高中,考大學他連想都沒想。但皇帝不急太監急,他老爹一看這趨勢,生怕他學壞了,決定送他到解放軍這所大學深造,但又怕他不願意,為此在百忙之中抽空與他進行了一場嚴肅的談判。在老爹的威脅利誘之下,任源同意去當兵,並且立下凌雲志:生不成名死不歸。
那時,武威只是個跟在接兵首長屁股後面轉的一個小排長,但已經深深感受到了任源的父親任為民副縣長的熱情好客。任縣長不僅款待周到,還為接兵幹部準備了豐厚的土特產——如果茅臺、紅塔山也算土特產的話。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求部隊首長嚴格管教任源。接兵首長說:“請縣長放心,我們肯定嚴格要求,但禮不能收。任源到了部隊,就是部隊的人,一定把他培養成一個合格的戰士。”
到了部隊,任源新兵集訓結束後分到了武威排裡。首長多次給武威打過招呼,要他關照關照任源。
其實,不用武威關照,任源表現很好。這小子天生就是當兵的料,喜歡操槍弄棒、打打殺殺。當學生時,這是調皮搗蛋的鐵證;當兵以後,這就成了愛軍習武的證明。不僅不會挨批評,反而經常受表揚。這一來,任源訓練更加來勁,一不小心成了訓練標兵。
另外,任源為人大方,頗有些梁山好漢的氣概,信奉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古訓,常和弟兄們一起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當然,大部分都是他結的帳。他的紅塔山放在床頭櫃裡,從來不上鎖,誰都可以拿來抽,就像自己的一樣。管他借錢沒有借不到的,自己沒有,他也會從別的地方借來給你,而且絕不催人還錢。你還就還,不還就拉倒,他從來不提,好像忘了似的。別人當兵不僅不要家裡的錢,還會把津貼攢下來孝敬父母,而任源三天兩頭就打電話向家裡要錢。收到匯款的時候,不光他高興,全班戰友都高興。好在他有個好爸爸,總是能夠滿足他的要求。所以,時間不長,他就把弟兄們緊緊團結在了自己周圍,成了不是班長的班長。
有一天,任源閒極無事,便帶著兩個小兄弟偷偷溜出去喝酒,沒想到回來的路上碰見打群架,因此惹出一段事來。當時,他們看見三個小青年圍著一箇中年人拳打腳踢,下手極重,招招致命。幾人喝酒喝得鬥志昂揚、豪氣沖天,正愁沒事幹,見此情形哪能不管?路見不平一聲吼,即刻衝了上去,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如意醉拳,三下五除二就把三個小地痞打得落花流水,趴在地上直叫大俠饒命。中年人從地上爬起來,急忙找電話報了警。
警察把一干人帶到派出所一審,原來是這麼回事:中年人坐公交車,發現小偷摸包,便提醒了當事人。小偷盜竊未成,記恨在心,要教訓一下這個好管閒事的。三個小偷便尾隨他下了車,瞅著到了一個人少偏僻的地段,一擁而上把他撲倒在地大施淫威。正打得來勁,沒想到半路殺出三條好漢,不問青紅皂白就把他們放倒了。
搞清事由之後,警察大大表揚了他們見義勇為的精神,中年人更是感激不盡,說改天一定到部隊去感謝。三人很低調,說這是他們應該做的。身為解放軍戰士,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自己的職責,小事一樁,不值一提,竭力阻止中年人到部隊去。其實,他們是因為不假外出,違反了紀律,害怕受處分。三人悄悄回到部隊,不敢哼聲,提心吊膽過了幾天,沒見什麼動靜,這才放下心來。
沒想到,過了一星期,那位中年人給部隊送來了一面錦旗,請求表揚見義勇為的三個戰士,他們的英雄事蹟這才傳播開來。部隊首長十分高興,為培養出這樣優秀的革命戰士而自豪,決定大力宣傳。於是,三人被樹為見義勇為標兵,立了功,還作了幾場事蹟報告。不假外出的事也沒人提及了。
不久,任源當上了班長,後來又保送上了軍校。此後,武威就再也沒有見過任源,只是聽說他調走了,後來又聽說轉業了。
武威確定轉業以後,聯絡接收單位的事一直不得要領。客也請了,禮也送了,卻得不到一個肯定的答覆,為此急得焦頭爛額。其實,他的要求也不高,無非就兩條:一是進省直機關,二是必須是公務員,兩者缺一不可。公務員身份是仕途發展的必要條件,有了它才算是踏進了官場的大門。機關的大小則關係到發展的前途,機關越大發展前途就越大,反之就會受到極大的限制。這和廟大出高僧是一個道理。當今的高官有幾個是從基層幹起的?還不是來自各大機關,否則幹不到縣處級就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