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兩場,上午一場,下午一場,下午參演的崑曲。
崑曲是大漢國最為古老的戲曲,被譽為戲曲界裡的活化石,以其唱腔美妙,身段優雅,動作細膩而聞名於海內外。
在大漢國,崑曲的黃金時代是在明清之際,那時候出了許多詞曲大家,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段子,風靡天下。
不過正因為創作的文人多了,過分追求唱腔的緩慢優雅,已經完全脫離了大眾的欣賞水平,除了一些文人墨客能津津有味的看下去外,普通的老百姓已經看不懂了,他完全喪失了生存的土壤,已經成了無根之木,到了現在,整個大漢國已經沒有一家像樣的崑曲劇團,眼看就要滅絕了。
這次為了搶救國家瀕臨滅絕的文化種類,才有政府組織相關人員開始對這個古老劇種的編撰和整理,從新組建了崑曲劇團。這次參加比賽的就是新近組建的崑曲團,他們參賽的節目並不新創作的作品,表演的還是老曲目。他們參賽的目的就是秀一下存在感,為大漢國全國全劇種戲曲比賽湊個份子。
其實也不是崑曲團體不想創作新的作品,實在是崑曲的創作難度太高了,沒有及其深厚的文學修養,根本就不能填詞作曲。崑曲的創作難度比之所有的劇種都要困難,沒辦法,只能出演老的曲目調子。
李飛陽前世其實也不喜歡崑曲,但是在所有的劇種裡面,崑曲的藝術成就最高,文化韻味也最高。有時候為了附庸風雅一下,陪同幾個同樣也附庸風雅的朋友們一起去sz劇院裡面聽評彈,聽崑曲,時間長了,倒也看出一點門道,發現這個劇種還不錯,已經慢慢的能夠看進去了。
此時,舞臺上的崑曲演員開始表演後,李飛陽發現這部戲曲在前世也有,乃是大大有名的《長生殿》。
一曲唱罷,掌聲熱烈,但是點評的人卻是不多。在場的評委們還真沒有幾個對崑曲有深度研究的。最後,還得看黃世昌老先生怎麼說。
一百四十四章 比賽開始(二)
黃世昌掃視四周,發現周圍的幾個小輩評委們,看完這個崑曲表演後,都是面露遲疑,不敢輕易發言,似乎對崑曲的點評,他們自己都沒有信心。
黃世昌暗歎一聲,心下極為失望。
作為一個文化人,眼看這麼好的國粹精品,百戲之祖,最為優雅的劇種,在史上最為出名,最為令人津津樂道的崑曲,現在的一些所謂文人竟然都不知其所以然,這實在令他痛心。
剛才崑曲表演的《長生殿》這一場戲,其實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段子,只是從全劇五十多出戲裡面抽出來一出,叫做《驚變》,但饒是如此,也表演了大量時間,一個下午就這麼過去了。
平常的劇種,一個下午,早就把整場戲都演完了,但是崑曲《長生殿》一個下午只是演出了五十多出的一出,由此可見這場崑曲戲的繁雜和唱戲節奏的緩慢。
黃世昌嘆道:“極為老師表演的非常到位,我十多歲的時候,那還是在前朝時期,曾和家人一起在圓明園看過為老佛爺慶壽的戲班子演的戲,也是崑曲。當時不懂,也沒有覺察出好來,但是當時看戲的皇親國戚們,文武大臣們,都看得興高采烈,拼命鼓掌叫好。從那時候,我就知道,這個劇種不簡單,畢竟當時在圓明園看戲的人無論人品怎樣,但是學問肯定都是有的。不是飽學之士,位高權重之人,根本進不得圓明園。以他們的眼光和見識都對崑曲表演叫好,那看來是真的的好。”
他看向幾個年紀已經很大的崑曲演員,笑道:“我二十多歲的時候,被一個朋友連累,拋棄妻子的討飯去了南方躲避朝廷的追殺,在南方藏匿之時,倒是多次觀看了崑曲表演,深深為老一輩藝術家的表演所傾倒,那時候,我才知道,什麼才是藝術,什麼才是表演,什麼才是唱腔!”
說道這裡,黃世昌一臉遺憾的道:“可惜,現在崑曲式微,遠非當年盛況。據我所知,如今只剩下不到八百位崑曲演員還在堅持演出崑曲,其餘的演員因為生活的壓力,都已經轉行去了別的劇種。對你們八百位堅持表演崑曲的老師們,我非常佩服。頂著這麼大的壓力,還在堅持表演,這是很不容易的,我提議大家給他們鼓鼓掌!”
全場掌聲再次響起。
黃世昌道:“據我所知,你們八百位仍在堅持表演崑曲的老師們,被人稱為‘八百壯士’,這個稱呼現在聽來讓人心痛。什麼時候,我們大漢最為優雅,最為古老,最有文化底蘊的劇種,竟然到了這種舉步維艱的地步?”
黃世昌一臉沉痛,“對高雅藝術的欣賞才是真正顯露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