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的茶葉,劉曉宇也沒空去跟五朵金花計較,老老實實的把剛用過的炒茶鍋從裡到外又清理了一下之後,小心翼翼地又放回了倉庫裡,為了防止有人會運用,他還特意讓萱丫頭打了張寫有小心勿動四個字的紙貼在鍋上以防萬一。
這二樓的工作比之一樓可要是輕鬆不少,畢竟這年頭懂茶的人其實並不多,而專門跑到茶樓裡去品茶的就更少了。所以這二樓一般都只是一些老客熟客沒事的時候會過來,喝喝茶聽聽現場演奏的曲子,要不就是比較講究環境、有事相談的客人才會選擇二樓的包間。
放好茶鍋之後劉曉宇才發現這一個上午的時間就這麼不知不覺的過去了,剛剛炒茶的時候太過專心,根本就沒顧得上時間不時間的。員工中午的午飯,是由茶樓統一供應的,一時沒留意到要控制自己那驚人的飯量,在一連消滅到三份套餐之後,看著那五朵金花一臉呆滯的表情,劉曉宇才想起這回事來。
雖說自己再吃上幾份也一點關係都沒有,可是考慮到還是低調一些好,所以他也就只能望飯而心嘆了。俗話說飯後一支菸、賽過活神仙。自從經歷過夢境之後,劉曉宇雖說對香菸沒啥興趣,但對雪茄卻情有獨鍾,可惜的是空間裡的菸草雖說也收穫了一些,但這製作工藝因為還是有些不清不楚的,所以對於自制雪茄,他也只能暫時停留在懷念階段了。
沒有雪茄,劉曉宇就想給自己泡杯茶喝喝。可惜萱丫頭卻根本不同意,非但如此還帶著她的四位妹妹給對方上了一堂課,一堂關於飯後喝茶並不好的課。
根據研究表明,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和茶鹼。鞣酸進入腸道後,會抑制胃液和腸液的分泌,而胃液和腸液都是消化食物所不可缺少的。
鞣酸還會與肉類、蛋類、豆製品、乳製品等食物中的蛋白質產生凝固作用,形成不易被消化的鞣酸蛋白凝固物。吃的蛋白質越多,喝的茶越濃,這一情況就越嚴重。而且,大量的鞣酸對胃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會引起胃功能失常,導致消化不良。鞣酸還會刺激腸道黏膜,從而阻礙腸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此外,茶葉中的茶鹼具有抑制小腸吸收的作用。據科學實驗證明,飯後飲用15克茶葉沖泡的茶水,會使食物中的鐵的吸收量降低50。由於茶會刺激口腔裡的味覺細胞,使味覺淡化,並減少唾液的分泌,從而使隨後的飲食寡味。長期飯前飯後飲濃茶,會造成消化不良、便秘、營養障礙和貧血等不良後果。
在五朵金花眼裡,這位劉哥雖說茶藝很棒,而且炒茶的功夫也很帥氣,但是對茶道一些小方面的禁忌卻宛如一個外行似的,這樣的表現總算是讓她們倍感壓力的心情放鬆了許多,在她們看來,原來這高手也不是全能的啊,也有疏忽和不知道的東西,有了這想法,心裡也就立馬平衡了許多。
沒飯吃、沒雪茄抽、又不能喝茶,連酒貌似也沒得喝。劉曉宇那個鬱悶啊,不過,他總不能直接跟人家說自己根本不怕那些飯後飲茶的弊端吧,所以,也只能無奈地認命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都如陸萱那種把劉曉宇當成哥哥一樣親的想法,陸家這五朵金花趁著中午休息的時候,拉著對方探討起茶道方面的東西來了。
其實要說這茶道,劉曉宇原本也並不怎麼精通,而之所以能有那麼好的茶藝也不過是因為夢境中曾經花了不少時間研究過而已,那些不知道是來源於諾亞前面幾個沒成功融合的宿主記憶,還是來自網路上傳播資源的相關資料,正是讓他從一個不懂茶的人成為一個茶師的緣故之一了,更主要的原因,其實還是跟劉曉宇在夢境中養成的心性有關的。
中國茶道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三種。 首先是煎茶。 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其次是鬥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透過比茶麵湯花和品嚐鑑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鬥茶又稱為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麵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鬥茶的最後勝利。
而最後一種也正是目前最為流行的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後來在安徽祁門地區也有盛行。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特別是待客,更為講究。
劉曉宇將自己腦子裡的那些有關茶道的知識,撿了些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說了說,茶道茶道,關鍵的就在於這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