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
而按這個標準來定的話,這紫紋稻絕對屬於比重穗型更重的穗型,被劉曉宇簡稱為:巨穗型。
抓了一把這些巨穗弄的紫紋稻放在掌心細細的打量著,除了稻粒異常飽滿碩大外,稻殼上還佈滿了極細的紫色紋路,用手指搓開稻殼,那晶瑩圓潤帶著極細紫紋的稻米就頭一次真正的出現在了這個世界之上。
可能也是知道這塊梯田裡的新品稻子今天收割,村子裡幾個跟劉曉宇比較熟悉的村民紛紛拿著工具過來幫忙,不過這塊梯田的面積實在不大,別說一畝了,連半畝也沒有,再加上梯田的承重性較差,所以所以劉曉宇只找了兩個幫手幫忙。
三個人一起動手,沒多久這些紫紋稻就被收割好了。收割好的稻子被攤在田地裡晾曬了半天,下午的時候還是這三人挑著扁擔一趟一趟的就將晾好的稻穀運回了村裡。
到了村裡的穀場,劉曉宇直接找人幫忙將這批稻子脫粒,等脫完粒後一過秤,這批稻子地產量大約有350公斤的樣子。按百分之六十五的出米率來算的話,這批稻子大約能碾出二百多公斤的稻米。
這還是半畝不到的產量,如果按整畝來算的話,紫紋稻地畝產量大約能在700公斤以上,這絕對算的上是豐產了,要知道這梯田可是剛開的,肥力並不好,以村子裡老那老農的經驗,如果換上村子裡的肥田來種這紫紋稻的話,畝產甚至可能會達到900公斤以上。
跟劉曉宇提供給村子裡地那些改良稻種相比,紫紋稻的成熟期要相對的略長一些,至於產量方面到也差不多,這讓原以為能見識到更高產稻種地村民們有些失望。
到是一些村子裡的老農戶發現了這些稻米的不同,這種帶有紫色紋路的稻米可沒人見過,他們不由而同地將去了殼地稻米扔進嘴裡嚼了嚼,這種傳統的鑑別稻米品質的方法讓這些老農戶們的表情變得相當驚訝了。
看著村民們交相嘗試紫紋稻地舉動劉曉宇一點也不擔心。這樣地情況他早就有了預料。所以這次種出來地紫紋稻全部都是寡種。根本不擔會有稻種流傳出去。
跟給村子裡地那些改良稻種不同。他知道紫紋稻對地球來說完全是一個全新地品種。它地價值是那些改良稻種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地。所以。以後在村裡推廣種植紫紋稻時。村子裡每一批種植出來稻子將全部都是寡種。而原種則會被他把握住。
收割上來地紫紋稻脫粒之後。接下來就是碾米了。又是一陣忙碌。總算是趕在晚飯前將這些稻粒出碾成了稻米。一百公斤一袋地稻米足足裝了有近三袋地量。
劉曉宇將兩袋大米扛回了家。至於那半袋左右地零頭則被他分發給了大家。請他們幫忙回家試試這新稻米地味道如何。至於姜老太爺和盧老爺子那邊他自然會另行奉上。
搞好稻米後。他也沒心情再弄什麼菜了。直接將紫紋稻米給煮到了鍋裡。沒一會兒那誘人地米香就從鍋縫裡飄了出來。瀰漫在廚房中。讓劉曉宇在一邊不斷地吞著口水。
好不容易等飯煮好了。他迫不及待地開啟鍋蓋盛了一大碗。等氣散去。鍋和碗中那晶瑩透亮略帶紫意地米飯就出現在他地視線中。
煮好的紫紋稻的米粒在水的潤澤下顯得更加大了,原來半透明的稻米變成了晶瑩的潔白,而這潔白的米身上原本密佈的紫色紋路也疏散了開來,讓米飯在光線的折射下帶上了一點紫色的光暈,甚是誘人。
也沒有弄菜,只是光吃飯,劉曉宇就把那一小鍋飯給掃了個精光。這米絕好的口感讓他回味無窮,要不是實在是撐不下了,估計他還會再煮一些出來繼續吃。
摸著自己的肚子,他對自己將那半袋左右的零頭送出去的舉動有些後悔,心裡感嘆著,那可不是一般的米啊,失策,太失策了。
第二天,吃過這紫紋稻米的村民們對這新米的口感不約而同的感到震驚,明顯超出劉曉宇意料之中的反應讓他有些後悔當初把這紫紋稻拿出來的種植決定。
本著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想法,他決定取消在村子裡種植紫紋稻種的計劃,幸好這個計劃他事先並沒有跟村子裡說,不然,想補救都沒辦法了。
就算是這樣,劉曉宇也花了不少的時間
,最後才在姜老太爺的出面干預下,將紫紋稻引起的的消了下去。
知道前面在穀場上多少有一些稻種流到了村民們的手裡,於是他將這批稻子全是寡種的情況公佈了出去,至於原種的來源他也只是敷衍了一下。不過就算是這樣,還是有些村民私下裡偷偷地將從穀場上弄回來的稻種栽培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