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城,可也是人家的產業……”
那位最開始拿楊一“當靶子”的師兄,顯然也只知道前兩個訊息,看到自己師妹也都清楚,就頗有些訕訕地咧咧嘴。
但是等他聽了,連雲中書城也是楊一的產業之後,臉上的表情就凝固了那麼一個瞬間。這個凝滯雖然短暫,但是對他這種灑脫不羈的真正文士來說,無異於一次洩露了內心的破防,就連這位亦漳師兄自己都不記得,自己上一次因為意外而動容,已經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
明明是季棠鄲的壽宴,但是幾個學生弟子七嘴八舌,居然是把話題歪到了楊一身上。
某個重生者哭笑不得,雖然自己現在能夠站在這裡,站在這些真名士風流人物濟濟一堂的地方,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到底用了什麼樣的手段,才僥倖能和他們並肩同列。
也正是因為內心的那一點兒底線,讓他很是尷尬起來,就想季棠鄲這老頭兒也不發話管一下,現在這都扯到什麼上面了啊
但是顯然他的願望落了空,看到自己在古稀之年所收的弟子,居然得到了學生們的一致認可和喜歡,老人也很是得意高興起來。而且剛剛這一套生日禮物,可以說是正中季棠鄲的心思,一個出書立著的文人,除了讓作品流芳,也就沒太多其他的心思,現在楊一送上的這份禮物,做了季棠鄲很早很早就打算做,但一直牽絆於瑣事,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能做的事情。
心情一好,弟子們談些什麼聊些什麼,他也就懶得約束了,而且其他的學生都是彼此熟識的人,就一個楊一,孤零零跟著自己學了大半年,也沒讓他見過師兄師姐。
在季棠鄲看來,既然楊一打算要搞文化復興的路,那麼除了經商打地盤之外,也必然要涉及到做學問的那個圈子。
前者是底層基礎建築,後者,才是能讓他真正揚名的關鍵要素。雖然說真正能流傳下去的某個文學藝術作品,一定要有其內涵,但也離不開有人幫著捧場吆喝。
雖然外在表現的古板,甚至有點兒食古不化,但老爺子的心裡面碧水都清楚,也相當護犢子。所以眼下看到師兄弟們聊得開心,乾脆就在一邊樂呵呵地看著,也算是變相幫著楊一牽線搭橋了。
用心良苦。
……
能夠不經邀請,就早早趕來季棠鄲府上的,也就老人的親近之人,剩下那些賓客,都是到了臨近中午,才陸續登門。
在不講究傳統和禮數,以及可能惹得老人不高興之間,自然是選擇前者。俗話說客隨主便,入鄉隨俗,既然老人不樂意被過多打擾,他們也只能順著主人家的意思來。
而隨著客人開始到來,原本是他昭纓師姐的任務——端茶倒水迎來送往,也就毫無爭議地轉到了他的身上。。。。
更多到,地址
正文 341。被樹典型了
341。被樹典型了
楊一不想張揚,季棠鄲當然也是理解的,而且除了重生男的師兄師姐們之外,後來陸續登門的客人,其中也有不少,或多或少在老爺子的家裡面,見過了楊一。
所以現在看到他一個小傢伙,執禮甚恭地跑前跑後,也都少不了招呼兩句,雖然都是以長輩的態度說教,但卻沒人敢太拿架子。今天是季棠鄲的壽誕,誰沒事昏了頭,會在這時候惹人不開心。甚至有些不認識楊一的,倒是更為和藹,他們乾脆就把楊一當成了老人的孫子。
老夫人在廚房主廚,楊一的師姐昭纓,還有另外一個白胖臉的師兄打下手,很快就端出兩卓熱氣騰騰的席面。知道老人做喜事的人多,但是有資格能來參加的,卻只是其中的極少一部分。像是越州的作協文聯,也都是幾個頭腦前來,代表著大家送上祝福,再然後就是文化圈子裡面,和季棠鄲差不多輩分的人了。
上一次,楊一被吳峻寄強拉出去,在茶室認識的浦沅自然也到了場。如果要在來賓裡面,找出一個對重生男最不感冒的人,那無疑就是此人。
不能怪楊一,也沒法指責浦沅,只能說,是吳峻寄當時的手法巧妙,很是居心不良地造成了那些人對楊一的負面印象。
不過現在有季棠鄲壓陣,浦沅也要以晚輩自居,是不好說什麼的。
兩卓席面,菜品並不算珍貴,沒有什麼神戶牛肉,澳洲鮑魚,都是家常菜式而已。但眾人都知道這兩桌普普通通的酒席,到底有多重的意義。
華清大學建築系的特聘客座教授,翟筠芳老太太親手下廚的東西,莫說是他們這些人,就算姜建漠來了,也不是想吃就吃得到的。他們這一輩的老知識